TOP

赏能教育心法:学生心法之逍遥功
2013-01-18 15:07:31 来源: 作者:王立宏 【 】 浏览:3364次 评论:1

    【题记】2013年1月12日,2012年秋学期赏能实验班正式停课,几位家长或网络留言,或当面交流,“就是搞不明白赏能对孩子做了什么,一直想去上课,停课了孩子不断询问。”家长除了知道孩子在创作长篇小说、喜欢写作、爱去上课,其它的内容问孩子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有个家长对其他家长说,赏能肯定对孩子做了严格规定,不允许孩子回家说。今年五月份开始对外以来,来上课的孩子几乎不流失,一期接一期学习,目前为止,本期实验班孩子除了两个尚未最后确定外,其他孩子都已经报名参加年后的学习,所以,年后开学,赏能只能再接收十余位新生。为了让家长更多了解赏能,公布一部分针对学生和家长的“武功心法”。这是正写作中的《赏能教育》教材中的一个章节。


 赏能教育法心法:学生心法之逍遥功

  对大多数在赏能学习的孩子而言,能感受到老师存在的时间并不多,一般在第三次课的时候,老师的作用就淡出了孩子的视线,也就是说,从第三次课开始,孩子就感觉不到老师的作用了——老师既不教写作技巧,也不教谋篇布局,甚至连学生向老师请教不会写的字词句,老师也不提供帮助。如果遇到有孩子向老师问某个字怎么写,老师通常会回答一句:“自己想办法。”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先代替,以后想起来了再补上。”所以,一般从第二三次课开始,如果孩子回家后妈妈问及在赏能实验班学了些什么,孩子一般回答不出来,妈妈所能见到的是,孩子不再怕写作了,孩子开始喜欢写长篇小说了,孩子的作品篇幅越来越长了。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学习阶段孩子都能完成平均不少于一万字的作品(二三年级的五千字左右)。赏能的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经常会强调,不允许家长督促孩子的写作,不允许给孩子辅导,不允许帮孩子修改。这些不同寻常的要求和孩子所取得的不同寻常的成果,往往令家长摸不着头脑。其实,很简单,孩子练完了九阳真经和乾坤大挪移后,又开始练起了“逍遥功”。

  所谓“逍遥功”,简言之就是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安排自己的创作进度,每次写作中,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想写就写,实在不愿意写就自己去玩或者喊同伴去玩,一次课上一个字不写也完全可以,反正,一切自己决定,逍逍遥遥,没有任何的压力和既定任务。

  孩子们逍逍遥遥的状态来源于对自己的自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为对自己的自信,因为对自己的学习习惯的自信,所以,他不怕在玩的时候有老师说他“光知道玩不知道学习”。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么,自己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什么,这个任务可以分解成多少个小的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何时完成。所以,如果这个时间段中他不愿意写作,他知道何时可以弥补这个阶段的内容,所以他能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变得很逍遥。

 

  孩子要练成“逍遥功”需要家长的支持。

  家长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写作过程不允许家长督促。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不督促不逼迫,孩子就会玩的忘了学习,所有有好习惯的都是“他家孩子”,自己的孩子爱贪玩,不爱做作业,且玩起来就会没完没了忘了时间,所以,必须要督促他才能好好学习。在这种心态中,孩子没有任何对时间和事情的安排机会,一切都是父母亲说了算,反正自己安排了也不算,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了安排的兴趣,也没有了安排的能力,父母看着“他家孩子”能井井有条地安排时间,安排事情,心里除了羡慕,就是生气自己孩子的不争气。为了让孩子争气、变得优秀、多学些知识,父母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替孩子安排,可结果是,孩子越大,就越缺乏主见,越叛逆于父母,父母就越伤心,越觉得“他家孩子”的优秀,而自己孩子的顽劣。在未养成全面的孩子自行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前,赏能的老师会培养孩子先养成自行安排其作品写作的良好习惯。对父母没有为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而言,受这些坏习惯的影响,往往短期内孩子的表现会更不尽人意、更加散漫,这时,越是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父母,越是忍不住想去干涉孩子的散漫,如果再次继续干涉下去,孩子的学习习惯会进入到非良性循环,会造成更坏的结果,所以,赏能的老师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就会对家长一再要求,不要干涉孩子的写作进度,如果家长对赏能教育法不甚了解,完全可以对孩子的长篇作品写作的过程中做到不闻不问。

 

  孩子的作品不允许家长辅导和修改

 

  同样有很多家长忍不住对孩子写出来的作品评头论足指手画脚,这也是孩子参加赏能小作家学习后被赏能严格禁止的。

  不允许家长辅导和修改,是因为赏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用到孩子的作品,孩子写出来的作品其实是赏能老师的“教具”,不管这个作品写的好与坏,不管是家长所认为的流水账还是缺乏细节而显得干巴巴,只有孩子的原版作品,才是赏能教学所能采用的“教具”。原因有二:

  其一,因孩子的生活阅历所限,他的作品的主角不管是谁,其实都是他自己。比如,赏能小作家的作品主角中有神通广大的小天使、可爱的小熊维尼、小资型的少女、凶残的秃鹫、慢吞吞的小乌龟、生活在泥土中蚯蚓、自由自在的金鱼等,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主角都归类在一个大的生物界里,那么,作品的主角在这个大生物界从高级到低级的排名,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给自己在他的主生活圈子中的排名。这个主生活圈子可能是全班同学,也有可能是由父母、爷爷奶奶等的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形成的一个非正式圈子,也有可能是其他他所认为的圈子。在这个主生活圈子中,如果孩子或因学习好,或因弹琴好,或因生活优越等,只要能有原因让孩子显得足够自信,那么,孩子的作品中的主角的层次就高一些,比如,女孩子往往写小天使、小熊维尼等,反之,如果孩子缺乏足够的自信,那么,其主角可能是小乌龟、蚯蚓等。当然,这里说的乌龟属于慢吞吞的乌龟,如果把乌龟写成了忍者神龟之类,那就又另当别论了。通过写作,孩子的自信慢慢提升后,其主角的层次也会慢慢得以提升。我们遇到过热心的家长,太希望孩子能尽快达到小天使、火凤凰级赏能小作家的水平,忍不住给孩子辅导和修改,结果,老师时时在对孩子的判断上发生偏差,有点像本来需要通过望闻问切来给病人诊断的老中医,遇到了化有浓妆的病人,而医生并不知道这个化了妆,所以,诊断就会发生偏差。这个孩子后来成了赏能进展最慢的孩子之一。

  其二,还是同一原因,孩子的生活阅历有限,他的作品中,不管怎么写其实都是在写自己。赏能的老师读完了整篇作品,或部分作品,对这个作品和主角形成的综合判断,其实就是对孩子形成的判断,能大致知道孩子的心理状况,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疏导,对部分孩子,还需要了解其家庭状况,如父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妈妈和爷爷奶奶是否和睦,邻里关系如何,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父母的教育方式,等等。如果孩子作品中反映出了问题,通过疏导效果不佳,则需要约见父母进行当面交流,互相配合,共同解决孩子心理上的问题,把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解决了,孩子自然会有大的变化,其作品的写作能力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如果家长在写前辅导和干预,写后再做了修改,赏能的老师自然也不能得到正确的判断,自然孩子的进步也就比较小。

 

  家长需要为孩子上传作品

 

  既然不允许家长对孩子的写作过程进行督促,也不允许家长帮孩子辅导和修改文章,那么,家长需要如何配合呢?家长需要为孩子上传文章到赏能教育网上。孩子的作品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孩子自行创作的长篇作品,这部分的作品是赏能老师用来观察孩子的主要工具,不仅通过作品来判断其写作能力,也用来分析孩子的心理状态,这也就是家长迟迟不帮孩子上传作品时,赏能老师只能为无米之炊的原因。在赏能教育中心学习的孩子(一般称为赏能小作家)的长篇作品是由赏能老师为其上传的,赏能教育中心的老师每次课上只面对八个孩子,每次课上三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本来就容易了解孩子们的状态,再通过亲自为孩子上传作品,和孩子的爸爸妈妈通过网络或当面交流,对每个孩子的状况了解的比较清楚,所以,赏能的老师能够让每一个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如果从孩子的作品中发现了写作方面的技术问题,老师会从网上搜索孩子近期的作文或者日记,来佐证自己的判断,所以,即使是赏能小作家,也需要家长帮孩子上传10篇左右近期未经家长修改的作文或者日记,以之备查。对于各类实验班的孩子,因为老师要面对的孩子比较多,一般在20-50人左右,同时,也因为实验班的上课时间短,一般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老师不能深入了解到每个人,如果家长再一直不帮孩子上传文章,老师就没有办法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与教育。如果是外地孩子,家长希望赏能的老师能给予引导和帮助,没有文章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家长帮孩子上传文章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孩子每堂课的创作量在400-1200字之间,对于经常使用网络的家长来说,大约需要花费半小时,可是,很多家长每天都上网玩游戏、聊天,但就是每周“抽不出”这半小时为孩子发文章。

  ——除初期需发10篇短文外,家长需要做的就只需每周为孩子在网上花费这半小时,遗憾的是,很多人做不到。

 

  家长需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

 

  很多父母亲有一共性,就是只发现孩子的缺点,却鲜有发现孩子的优点。赏能第一课上,老师引导孩子总结出了平均大约五六十项优点,就是让孩子肯定自己,可是,虽然在第一次家长课上,赏能的老师建议过家长尝试发现孩子的优点,但有的家长还是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诸如吃饭慢、作业拖拉、磨蹭时间、演算马虎,等等,这虽然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关爱,但确实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孩子长期不会写作文,经赏能的老师引导,终于敢写长篇了,就像爱因斯坦的那三个小板凳一样,尽管丑陋,但毕竟是自己的心血,孩子写出了长篇,老师在向妈妈介绍时,原本希望得到妈妈对孩子的鼓励,孩子内心也一直在期盼着妈妈的肯定,但妈妈看过后,有的直接就说:“这也叫长篇小说啊?你看看人家某某写的多好。”“都是些流水账,以后好好写。”“写是写出来了,质量太次了。”这些妈妈已经习惯性地批评自己的孩子了,让孩子觉得在妈妈眼里自己一无是处,自己这次很努力地表现,希望得到妈妈的肯定,结果却还是这个样子,所有,有的就心灰意冷,需要赏能的老师再重复做一些激励的工作。所以,有的孩子的长篇写作本子,老师不主张孩子带回家,希望妈妈们通过网上了解孩子的创作进展,可是,这部分妈妈往往也是不怎么关心孩子的作品的妈妈,只要把孩子往赏能一交,自己就彻底不管了。这个层面上的不闻不问,并非赏能所希望的不闻不问。

  所以,家长除了要帮孩子上传文章外,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看法,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让孩子感觉到你发现了他的某些优点。赏能坚决反对对孩子口是心非的表扬和模棱两可的肯定,要表扬的地方,一定是家长确实发现了孩子的十足的进步,而不能没话找话地假表扬。

 

  赏能的老师“教”什么?

 

  和不少家长的理解不同,虽然赏能的孩子每人都能原创出超过万字的长篇作品,但赏能从来不正面教孩子写作,也不帮孩子解决写作中的问题,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写作技巧之类的秘笈。

  那么,赏能的老师究竟“教”了些什么给孩子,是如何让孩子发生变化的呢?

  写作方面,赏能基本上只作一件事情,就是不断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能写作,并让孩子喜欢上写作。至于每个孩子都是越写越好,那是因为赏能的老师都知道,孩子不会写作文,是怕写,不愿意写,最终导致了写的少。只要孩子爱写,写多了,自然就能写好。

  如前文所言,赏能课程体系中,一般从第三次课开始,孩子就感觉不到老师的存在了,从这节课开始,老师不再帮孩子解决问题,遇到不会写的字词句,就算是问老师,老师也只会告诉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了的,就用拼音替代,或者以后想起来了,或者以后查字典,知道了再把拼音改成字。”孩子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觉得累了,或者不愿意写了,都可以停止写作。有的孩子以“今天心情不好”为由不想写作,老师有意更似无意地一般会关注孩子为什么心情不好,如果需要干预的,就会若有若无地进行干预,开导开导孩子。也有的老师并不开导,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心情不好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过了这个阶段心情自然会好转,所以,是否需要干预要靠老师的观察与判断。所以,孩子说心情不好,也许老师就让他自己决定自己愿意做点什么,不管是看书还是发呆,都由孩子自己决定,是发呆10分钟,还是发呆两个小时,也由他自己决定。这一切的目的,和前者一样,都是让孩子感觉到没有人帮着他,他的时间和写作进度都是自己安排的。有一天,当孩子忽然发现自己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居然写出了五六千、甚至上万字的作品的时候,他的自信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孩子写作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是:

  第一、孩子的写作进度是否正常。如果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某个孩子明显的落后于其他孩子,那么,老师需要探究原因:是写作基础太差,还是积极性还没被提升上来?是孩子自己磨蹭,还是家庭关系紧张?是父母逼迫孩子写作赶进度了,还是爸爸妈妈本身缺乏上进心?发现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需要约谈父母的,老师会及时约爸爸妈妈面谈,尽可能地在父母的配和下从根子上解决影响孩子写作进度的原因。

  第二、通过分析作品,了解孩子写作方面的短处,适时予以补充。有的孩子善于写景,有的善于写场面,有的善于写心理,有的善于做规划,每个孩子都是各有各的长处,反之,亦即各有各的短处。赏能的老师会在适当的时机为孩子补充他所需的内容,比如,小青蛙级别的孩子往往都不善于写景,写故事缺乏细节,有的会写成流水账模式,在最后30分钟的活动中,老师陪着孩子们到楼下公园中去玩,看到不会写景的甲同学站在一棵树下,老师会去给相距不远的乙同学说:“如果你上次的某个情节中能加进去对那棵树的描写,故事肯定会更加精彩,比如,这棵树,如果你要写可以从这些地方开始……”虽然对乙同学说,但老师很清楚甲同学在听,对乙同学而言,因为涉及到他自己的作品中的细节,所有他很容易吸收,往往回去后就增加一段以这棵树为蓝本的对大树的描写,对甲同学而言,因为不善描写,直接给他讲解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但他知道了加进去对树的描写会使故事变得生动,也许在以后的场景中,他就会加进去对一棵树的描写,虽然,对这棵树的描写仍然可能很简单,但毕竟开始了,且他没有感觉到“老师要求他加进对树的描写”,是他主动要加进去的,这个故事的创作仍然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第三、孩子的自信心和写作兴趣是否持续高昂。这一点比前两点其实更重要,因为这是赏能教育法的最终目的。

 

  让孩子完全独立地原创出超过一万字的长篇作品,再把包含了自己作品的赏能小作家长篇作品集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在大街上推销给陌生人,并取得“销售收入”,是赏能教育过程的一个小循环(相对于中循环和大循环而言),这些都是需要孩子在高度自信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的成绩。让孩子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环境中不断进步,让孩子不断保持有高昂的热情与自信,是赏能老师真正需要关注的内容。也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孩子才能真正学会“逍遥功”,达到创作中的逍逍遥遥,达到生活和学习中持久的自信。



 

77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教育 心法 学生 逍遥 最后更新时间: 2014年05月27日18时37分38秒    责任编辑1:赏能01 责任编辑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赏能教育网操作指南 下一篇赏能小天使/火凤凰的常规辩论练习课..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