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自己吗?我们是否善良勇敢包容?我们知道在某个环境情景,我们会采取什么行为吗?做了40年“我”,很多时候发现我原来还不认识我。当年大学宿舍卧谈,谈及未来的自己,大家都认为我不是一个喜欢孩子的人,将来并不会愿意带自己的孩子,我当时也这么认为,想象不出有孩子存在后,不自由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而有了孩子后,我也没有想到:原来我是一个特别牵挂孩子的妈妈,还有很多类似的经历。没有亲身经历一件事情,没有在那个特定环境中,就不能确定自己的状态和选择,也不会有此情此景的自我意识。我们认识自己的孩子吗?我们的父母认识我们吗?我想我的父母并不认识工作状态时那个严肃的我,也不认识深夜时失落默默调整的那个我,也不认识热恋中那个打完电话傻笑不自知的我。其实我也不全部认识我的孩子,我不认识在学校和朋友交谈那个眉飞色舞的她,我不认识朋友有困难会慷慨出手的她,我不认识在一个团体中勇敢表达自己意见的她等等。有的父母会发现,在家里不怎么表达的孩子,在公共场合语言幽默,举止端庄,行为得体。不同的场景,孩子的表现也会有差别,不仅仅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体验,并且形成这个场景的自我意识,一步一步完善自我认识、自我行为。
杜威老师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涵盖了两个截然有别,但又缺一不可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和“个体化”。我们社会当前的教育文化对孩子的“智能“进行了足够的关注,倾注了绝大部分时间,家庭教育也逐渐被重视,而大部分家长重视的早教内容都是智能的早教。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胎教——智力培养,从此开启了一系列的儿童脑部开发,一系列知识的引导,幼儿园小学初中每个阶段都在努力超前。这一方面的做法对智能开发确实有用,但是智能开发几乎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孩子与小朋友玩耍的时间压缩,孩子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压缩,孩子发呆独处的时间没有,都变成了“这个数学做完了吗?”“英语背诵到哪里了?”
也有一部分家长选择孩子不去学校,在家里带孩子学知识,因为这样学习效率更高。这些所有的行为都只有一个目标:孩子多学知识,会在卷面考试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知识”只是“智能”开发的一部分,“智能”又只是“人格”中的一部分。家庭能带给孩子的影响也是只有家庭环境才能给与的那一部分。如何才能形成完整的“品格”?“品”三个口,可以看作一个孩子要从家庭、社会、自我三个方面走过,最终实现社会化和个体化的统一,生命才是完整的。家庭和社会在孩子的成长中都有不能代替对方的存在,我们要清楚它们的特点,知道每个环境可以带来什么,不可以带来什么。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或某个环境去,要事先知道孩子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我们不把孩子送到学校或某个环境,会失去什么,会得到什么。有次几个妈妈聊天谈到“现在家长和学校老师的紧张关系”,有的妈妈认为:现在有些家长计较多,不好相处。有的妈妈认为:有的学校老师做法太过分,还会让孩子去帮自己拿外卖等杂事。这些问题似乎一直存在,根本问题是认知的不同。在目前这个学习资源满天飞的时代,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课本那些知识,不去学校也可以做到,在家里自学,或小团体自学可能效率更高。目前学校教育和教授的知识也确实落后时代的发展,这么大的教育系统,不可能有紧跟时代发展的灵活性,我们家长认清这个差别和差距,可以在以家庭教育为主导的时间里,对孩子进行这些教育和引导。学校的环境也可以填充家庭教育不能带给孩子的社会化。孩子在家庭中形成性格、性情,人格最后要拿到社会化中去“品”,能经得住,守得住的“品格”,必须在环境中一步一步得到强化,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孩子也是在这个过程不断进行自我评价、情绪体验、性别认同、道德规范的理解等等,“品格”才能不断得以完善。
学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相对安全的学校环境给了孩子一个社会化的缓冲时间,我送孩子去学校,希望她体验到什么是团结,什么是羡慕,什么是背叛,什么是无能为力,也希望她经历被拒绝和拒绝别人,被喜欢和喜欢别人,被讨厌和讨厌别人,也希望她体验到不同老师对她的不同态度,当然如果老师让她去帮助拿个外卖,我觉得很正常,这就是社会化,她可以拒绝,也可以开心地去完成,然后拥有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情感体验。我们家长需要维持的就是:和孩子和谐的关系。当孩子在一步一步社会化中遇到的开心和烦恼,能和我们分享,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我们父母也要在背后默默关注,在适当时候做孩子坚强的后盾,相信孩子,相信每个孩子的不同,我们每个人类个体的不同。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喜欢自学,喜欢自己完成单独任务的人,在我家孩子对于班级的活动异常投入时,有一次我说:“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女儿回答我:“妈妈,我和你性格不一样,你喜欢独处做事情,我不是,我喜欢在团体中,我喜欢领导团队。”瞬间我沉默了。我想起了当年我妈妈坐在我床边,对我苦口婆心地传授她的社会经验以及告诉我社会险恶的地方。当年的我没有反驳妈妈,但是当时我心中对自己说:我知道妈妈的用心良苦,可是您的经历,我还未经历,我想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我很感谢我的孩子直接告诉我她的想法。社会化之路和个体化之路,也只有我们自己去经历和体验。
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我意识的建立和人格的形成。孩子处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他就要面对是认同社会环境还是保持自我?随后在不断的自我感受中形成自我形象。父母可以在早教上影响孩子的智力,在学业上领先,但是却无法在社交和情感上帮助孩子提升,因为这些需要在交际中亲身体会并一步一步完善。孩子的培养不仅仅只有“智能”的培养,孩子也需要多去交往,多与同伴交流,孩子的社会化可以离开父母,但是不能离开同伴。我们父母为孩子提供健康的土壤,让他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阳光雨露,在内心深入能够找到那份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良知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