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老的报告中,提到了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中的顺应和同化理论。张老同意同化之说,却不同意顺应的说法。他认为没有相似性,就根本不可能顺应。众所周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心理学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么多年,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对该理论提出质疑,好不震惊!讲到中国的汉字文化时,张老认为五四运动时期很多人一直贬低我们中国的文字是不对的。我们的汉字是表意文字,很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而有些人却认为中国科技的落后是因为中国的汉字。鲁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张老直接指出这都是错误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研究,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汉字的科学性,并根据脑科学神经语言的新成果来改进汉字、汉语阅读、理解、写作学习方法。这种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5、广闻博学
现代社会是个多元文化并存,张老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他指出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更容易产生创造。由此我也想到另外我们院的十位研究生。我们很多都来自非教育专业,有新闻学、心理学、建筑设计、旅游管理、会计学等专业,这样,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来共同思考、分析问题,我想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
钱老对《相似论》厚爱有加!曾听我的恩师、《相似论》的创立者张光鉴研究员多次跟我讲,以前,他只敢提“论相似”,孰料,有一次,钱老对他说:“老张,以后不要再‘论相似’,就叫‘相似论’吧!”“相似论”一说从此呱呱落地!之后,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张光鉴研究员出任中国思维科学研究所筹备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