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成绩,别跟我谈素质。只有成绩,别跟我谈教育。”
—“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
最近,突然想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思考一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前一句是一个班主任对学生讲的,后一句是一个老师在讲座上谈到的,两句话都很经典。但围绕的核心就四个字:“成绩”和“素质”。
相比而言,我更欣赏第一句话,形象、直接、朴实、深远、积极......但第二句也显得有些无奈,不得不去应对“成绩”,陷入一种消极情绪之中。
“没有成绩,别跟我谈素质。”在轰轰烈烈、乐此不疲的应试教育中,我们的老师必须去应对这个“成绩”问题,这也是他们的生存状态。“分分分,老师是命根。”难倒错了吗?到目前为止,很多人高歌素质、打着幌子去批判教师对分数的要求,直面“减负”疑难。虽然,课堂是展示和开启智慧的场所,但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决定我们必须面对当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前半句道出了好多老师的无奈心声。即便他们愿意促进学生素质培养,但前提是没有一点成绩是不行的。相反,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问题,即知识的累积会促进能力的形成。这是完全合符逻辑的。
同时,我想到了一句话“没有面包,别和我谈爱情。”哈哈,想来很有意思的。似乎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爱情、素质都是上层的,成绩、面包都是上层的,没有下层哪里有上层呢?于是,我们开始关心成绩,关心面包,没有错,我们的确是活在当下的人。理所当然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功,不管是成绩还是素质。这个成绩,是减负的前提下,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这个素质的前提,也只能是成绩。成绩并非是负担沉重、身心疲惫、思维枯萎、能力缺失下的分数——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是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有了全面发展的成绩,才能形成促进未来成功的素质。
“素质,注意素质.......”藏着成绩单的呐喊
“只有成绩,别跟我谈教育。”语言的精妙在于,得到了理性的升华。是的,这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升华。如果前面会有歧义或误解的话,后面这句话大家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这句话很自然会让我们想到两个词:“道德”和“能力”。按我们惯性思维,会想到这些的。一个人成绩再好,品性不好,就是无知;一个人成绩再好,能力差劲,就是无能。一个人可以无能,但不能无知。成绩都不能体现有知有能的。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成绩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有知识无文化”——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比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这不是教育的本质。
只要成绩好了,一切都可以不管了?这句话可以直接、贴切地回答了如此一个问题。现在的教育谈成绩的多,如学校要升学率,教师要高分数,家长要好大学......但这也许都不是教育本身所要的,并不是社会或民族所需要的。品学兼优、素质全面,这是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好好学习”的知识文化,还要有“天天向上”的精神气质,还有更多,譬如艺术修养、心理素质、思维活跃。成绩的叠加不等于素质,更不能等于教育。
“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是的,成绩就如鸿沟必须跨越,是应对今天的法宝,是敲门砖,是免死金牌,是圣旨。“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挑战明天,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综合起来,我只想到了昨天已经过去,明天是未来,只有今天和现在需要我们去把握。如何把握呢?成绩、素质,以及统整它们的教育,只有这些得到发展和关注了,我们这些闲话、纬语、争论才变得白痴、多余。
文章来源:http://duanhe.blog.edu.cn/2011/70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