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水浒后传
2016-09-23 18:26:15 来源: 作者:赤壁路小学六年级陈奕名 【 】 浏览:1655次 评论:0
目录
 
壹:拒招安
贰:辽国灭
叁:金南下
肆  拒求和
伍:失襄阳
陆:钓鱼城
柒:再收复
捌:保襄阳
玖:大理灭
拾:临安亡
拾壹:向南撤 

壹:拒招安

 
    水泊梁山,此刻此处喧闹不已,此时两方正在吵闹,连山都不守了。朝廷似乎也有人发现了此处的情况,这儿的一位县令便将情况报告给了正在附近出使的皇帝宋徽宗,徽宗皇帝一听,心中暗道:“这可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啊!宋江啊宋江,你就别想活咯!”
    想到此处,他立刻抽调了四十余条战船,从守卫他的军队中抽出了一千五百余人,三个时辰后,这一千五百余人和四十条战船就全部聚集到了金沙江边,徽宗皇帝当然不会亲自攻城,统率这一千五百余人去偷袭的首领叫阎奇,官拜大将军之职,他本不会水,不适合统率这支队伍,但徽宗手底下他就只有这一位还有点本事了。
    子时,水泊梁山依然没有守卫,趁着夜幕,驾着战船,竟然误打误撞到了山下。城墙上也无人守卫,城门还竟然大开着,再看山上,灯火通明,还能隐隐约约听到兵刃的碰撞声,阎奇心中暗道:“这是什么情况?梁山上是内乱了还是怎么了?”带着一堆疑问,他就小心翼翼的上了山。他可真没想到,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将军还真是为招安的事吵了起来,有些兵卒睡觉去了,还有些则围着各人拥护的将领旁边,真正在一百零八人之中,同意招安的,其实只有宋江一人,但拥护宋江的兵卒还是占了多数的。
    聚义厅中,两方人数差不多,每方大约有六七百人,但这样一来,聚义厅挤得满满荡荡的,阎奇的军队正好闯进聚义厅,宋江见是朝廷的官军,立刻恭敬了起来。阎奇十分奇怪,心中暗道:“这宋江打得什么算盘,不管了,干脆先把他杀了算了。”想到此处,阎奇立马拔出了剑,一剑刺入宋江胸口,没有一点前兆,这招也没有一点技巧,可宋江却以为这是在试探他会不会对朝廷忠心,他自己并不会真死,便没有避让,这下可好,宋江胸口喷血,倒在地上,死了。
    宋江这一死,可把聚义厅中众人都吓到了,在之后,他们便共同举起了兵刃。阎奇虽然急着跑,但也不忘了立功,急忙将宋江的人头砍下,之后才跑路,这下速度可就慢了许多,只见李逵就在后面跟着,离他越来越近,一分钟后,李逵离阎奇只有一丈远了,他的斧头一挥,阎奇一声都没发,栽倒在地,人头也落在地上。此时,山上睡熟了的水军也被惊醒了,只道是朝廷军队来攻,想都没想,便将那四十余条朝廷的战船给一把火烧了,这下可好,这支一千五百余人的朝廷军队可倒了霉喽,连退路都没了,大部分都不愿意被人杀掉,竟然跳江自尽了,另外一部分虽然拼死顽抗,但也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这些人也真是拥护朝廷,一千五百余人,至死竟然无一人投降,实在是令人惊奇。
    但最后,这些人肯定是被全部杀掉了,阎奇则更惨,被剩下的一百零七位将领在他身上砍了一百零七刀后,扔到了金沙江中,而宋江,则被厚葬起来。但朝廷军队的消息也传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宋徽宗大惊失色,心中暗道:“天呐!这帮强盗也太强了吧!看来朕还是得将他们招安啊!”于是,他便派人去水泊梁山招安宋江等人,但此时宋江已死,剩下的一百零七人又本来就不同意招安,宋徽宗还是派了一人,这人名叫李浩,是个文官,平时口才不错,李浩虽不愿意去梁山,但毕竟是皇帝下的命令啊!他怎么敢不去呢?不去就死定了。于是,李浩便带着圣旨,坐着小船,带着礼品,奔着梁山去了。
    上了梁山后,虽说没杀他,但那一百零七双怒目瞪的他双腿发软,手足麻木,话都说不出了,更别提招安的事了。憋了半个时辰后,总算说出来了一句话:“各位英雄,这……这是皇帝……赐,哦不,是送给您们的礼物,收下吧!”这下可好,招安的事是一个字没提,但至少命保住了,但他突然又想到自己如果回去见皇上的话,肯定也没有一个好下场,于是他出了水泊梁山后,干脆就租辆马车,跑了,而招安的事,则彻底泡汤了。
 
 

贰:辽国灭

 
    梁山大乱一年后,金国势力范围开始逐渐扩大。此时,金国已在攻占大辽,之后直取宋朝,一统天下。梁山上众位好汉虽然觉得皇上昏庸,但总不能让自己的国家灭亡啊!眼见大辽即将被攻下,林冲便坐不住了。他虽然不想插手大辽的事,但辽国一旦被攻占,大宋必将灭亡。林冲便于当天夜里率领了三千人,去援助已近灭亡的大辽。
    此时的上京城已经是一片大乱的状态了。金兵大军压境,老百姓自然是最倒霉的了,逃也没地方逃;各个官员也是待不下去了,只不过他们还比老百姓好一点,至少还能弄辆车,再调来几十个护卫,还可以直接去到南京城。
    两天后,林冲赶到上京。
    又过了两天,金国大军开到。这支金国大军的主帅是完颜洪烈——当时金国的六太子。二十万大军就到了上京城,驻扎于城下。此时,辽国皇上已经坐不住了,他自己又不能逃到南京城。又本想投降,但偏偏手下的支持投降的文武百官都早跑了,剩下的都是要抗击金国的人。辽国上京城内也只剩下了五万多人马,此时,又正好是冬天,护城河上还结了一层冰。
    林冲本想先看看情况,哪知金国才刚刚安营扎寨就要攻城,他飞快的以轻功跃上城头,见冰并不厚,便急忙叫手下的一干人在城头上烧起热水,这可真是大摇大摆啊!辽国军队一到这时候,就无心守城了,全都在家中预先挖好的地道中躲了起来。
    二十分钟后,热水烧好,金兵也集齐了人马,准备攻城。林冲便开始指挥:“兄弟们,给我把水往下倒,把冰给我化开!”近千桶滚烫的水便“哗啦”一声,从城头上倒下去了。这一下子冰可全化喽!化得彻彻底底的!金军此时才行至城下,发现冰已融化,那个丧气啊!
    但是金兵毕竟勇猛,又开始搭建浮桥,这下损失惨重极了!林冲率领的三千人便疯狂地往下扔滚石、射箭,完颜洪烈倒也大吃一惊,心中暗道:“那些不中用的探子还跟我说辽军没有战斗力了,真是不中用!”上京的城防毕竟是好,武器储备也十分之多,就这样往下扔滚石、射箭,城上竟然没伤着一个人!反倒是城下的金兵折损了八千余名。此时,已经接近黄昏,温度逐渐下降,完颜洪烈忽然发现护城河上又结了一层冰,这下他可高兴了,急忙调来云梯,开始往城上攻。
    此时,林冲虽然发现了,但是为时已晚。幸好上京作为辽国都城,城墙十分高大坚固,再加上武器十分多,倒也守了好一段时间。但这时,辽国皇帝忽然觉得奇怪,他十分疑惑,怎么没有得到“上京即将失守”之类的消息。他急忙传了两位武官和千名御前侍卫护驾,登上城头。发现林冲等人正在抵抗金军,还发现他们十分疲惫,便对手下那一千名御前侍卫吼道:“看什么看!你们看看这些大宋的援军,再看看你们!还不上去帮他们去!”这一千名御前侍卫得到皇帝的命令之后立马执行,急忙拿起弓箭,开始抵抗金兵的攻击。
    金兵骁勇善战,但也损失惨重。一天下来,几乎死了一万二千余人,伤者更是十分多,伤了四万九千余人。这二十万人的四分之一就可以算是彻底废掉了。辽军本来都藏在家中,听到这大好消息之后,全部又回到了城墙上,开始坚守上京城!
    完颜洪烈实在是气极了,大吼一声:“把火药给我调过来!”旁边士兵答应一声,便急忙从营寨中调出了火炮。此时,前线的金兵已经全部撤退。辽国皇帝一想,心中暗道:“我们为什么不也调火炮呢?”于是他便对手下将领说道:“去!把火药调过来!”
    此时,辽军火炮由于一直在城墙上,很快就来了。但金军的火炮比较重,比较难移动。此时,辽国上京城上已经架好火炮,林冲和辽国皇帝同时大吼了一声:“发炮!”一下子,十五门大炮齐发,朝着金军营寨飞去。金国火药还没架好呢,便被突如其来的十五炮给炸了!这下,金军损失可真是惨重极了!兵马没受伤的大概只剩下十二万人了。完颜洪烈气的暴跳如雷,心中暗道:“上京城啊上京城,攻下你之后我如果不屠城的话,我就不叫完颜洪烈!”想罢,便从腰间将剑抽出,对士兵们说:“只要城门打开,;立刻给我冲进去,城中无论是百姓还是辽军,都给我杀了!”说罢,展开轻功,开始向城墙冲去。之后以绝佳的轻功,向城墙上攀去。
    攀到城墙上后,趁着守军不注意,便拉开大闸,城门大开,护城河上的吊桥被放下!金军见后大喜,五万人便冲了进去。
    辽国皇帝见形势突变,抽出佩剑,自杀了。
    林冲见大势已去,辽国定是灭国了,便撇下了上京城,也实在顾不上带兵了,逃回了水泊梁山。
 
 

叁:金南下

 
    水泊梁山。
    吴用发现林冲带兵走了之后,那个急啊!但急也没有什么用,急忙自己带上一个五千人的军队,北上去支援他。这五千人全部都是骑兵,只求快,在赶到汴梁城郊后,发现林冲正带着,三十人向南撤退。见到吴用后,大喊道“不好啦,金兵要攻打大宋了。吴用听后大惊,急忙开始往汴梁城跑,通告守门的兵卒关上大门。哪知梁城大门全部大开,再等上城头一看。城头上哪有一兵一卒了,这下可正是惨。文武百官已进拉着皇上,带着兵马,跑了!幸好汴梁城防并不算差,五千人在开始在城上守着了,城门也已紧闭 ,至于吊桥就收起来了,也没影响。
    已是冬天城下的护城河结的冰厚厚的一层。十个时辰后金兵便到了汴梁城下,汴梁城此时十分寒冷,金兵已适应了这样的天气,但水泊梁山的义军可没法适应这样寒冷的气候。金兵倒带来了保暖的被子和大棉衣,虽然有些不够,但至少也能供应十万金兵了。还有五万金兵没有分到保暖用品自然不甚高兴。吴用见此情景,倒也想来个主意,他叫人把各个官员宅子里的棉被拿来,在棉被之间却包上了火药,然后准备了火把,之后叫士兵仍过裹了火药的被子。那五万金兵见城墙上忽然扔下这许多棉被,便急忙去抢,主帅完颜洪烈大吼一声“有诈”,但这五万金兵就算再适应气候也冷啊!
    吴用见时机已到,便要士兵开始往下扔火把,火把沾到被子上,被子先给烧了,紧接着火药也给引爆了。城下“轰,轰轰”了十余声后,才恢复平静。可哪知这方法虽看起来杀死了许多金兵,但实际也将汴梁城墙炸薄了一些。完颜洪烈见城墙没有原来那么厚了,便命令金兵用火炮炸那处地方。吴用见事不妙,急忙通知手下士兵用大炮和滚石毁坏金兵的大炮,汴梁城原本弯弯曲曲可以消弱火炮攻城的威力,但由于宋徽宗为了城墙的美观,执意要将城墙改为直的,这样,抵御炮火的能力就差了许多。吴用虽聪明但这是也想不出其他的主义了,只好硬撑,幸好汴梁城的火炮也不弱,也炸毁了金兵的两架火炮,但金兵仍有七架火炮在攻城,而此时的汴梁城边已被金兵四面围困住了。
    吴用虽聪明,也想不出别法子了。于是,他便将全城的老百姓聚集在了一处。这些老百姓见汴梁城已经几近沦陷了,便拿起兵器,准备和水泊梁山的义军一起冲出去,这样大约还有两万人可以冲出去。于是,吴用便传手下将南门打开,一下子两万人冲出去了。金兵本来已经疲乏,但老百姓才开始加入战争,南门只有一万八千士兵守着,金兵本以为宋兵只有一千多人了,却哪知突然冲出来了两余人。金兵吓着了,所以几乎没有损失的情况下突围出去了。
    金兵此时发现,汴梁南大门一开,便冲了进去。虽涌进了城去,但几乎什么又没有得到,就把皇宫彻彻底底搜了一个遍后,都没有发现什么,只有宋朝皇上逃跑时丢下的几百两银子和三四两金子,完颜洪烈自是颇为失望。他自己将金子全拿走后,便将银子分给手下,见金兵经历过数场战争后无精打采,便当即驻扎在汴梁城内了。
 
 

 肆  拒求和

 
    宋徽宗匆匆南下,开始往临安行宫跑,此时已经派出一位使臣去与大金议和。这使臣名叫王宁,官拜山东节度使,王宁根本不知道这事怎么落到自己头上来了,他本是个武官,也不愿意和金兵议和,但此人十分贪财胆小,得知自己要与金兵议和,光吓都要吓死了,心想金兵会用哪种酷刑把他处死,但没有办法啊!毕竟是皇上的命令,自己不能违抗,要不然也是一死啊!他只好备好礼物,做好各种准备就要前往汴梁求和。再说水泊梁山这头梁山毕竟在山东境内啊!所以山东节度使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知道,这一天,探子来报“山东节度使要与金兵讲和! 鲁智深一听这消息,立刻跳了起来。宋徽宗这小子真不是个东西,竟然派人去和金兵讲和。
    李逵又接着嚷道:“我马上带五千人,去把王宁带的队伍直接拦下来得了”。刚说完李逵就召集了五千兵马,前去拦截王宁率领的队伍。王宁的队伍刚行了一天,突然就出现了一队人马,王宁一看“妈呀”晕倒在地。李逵长得实在凶恶。王宁还以为是一队强盗呢?李逵可不管这一套,冲上去就是一通杀。王宁本就没带多少人,这一通杀的落花流水,没剩几个人了。王宁干脆就被当做尸体来看了,给李逵踢了好几脚,但王宁心想“如果不死的话,我就说路遇强盗,礼品被强盗抢走了”。于是,便没有反抗,但李逵可不管,拿着圣旨,将圣旨撕得粉碎之后带着五千人回水泊梁山了。 
 
 

伍:失襄阳

 
    宋徽宗在临安城得知王宁并未与金人议和,大怒。再派探子去打探后,发现王宁被水泊梁山的人打劫之后,骂道:“又是这伙强盗!气死朕也!”但没有办法,又找不到能与金人议和的合适人选了,只好作罢。但此时,蒙古军队正进军四川,开始攻打襄阳重镇。水泊梁山众人得知后,除水兵之外,其他士兵带着众将领倾巢而出,誓要死守襄阳。等到这一支义军到达之后,襄阳城已被元军团团围住,水泄不通,义军人多势众,便当即冲杀了一阵蒙古军。
    此时襄阳城的守城使为吕文焕,还算是爱国之士,所以襄阳城一直被死守。但守临近樊城的,是这吕文焕的弟弟,叫吕文德,这位则不太善于作战了,毕竟他是个文官。此时吕文焕见梁山众人已近襄阳城南门,便急忙命令士兵开城,城开了。义军六万三千余人涌进城去,随后,城门关闭,蒙古军损失一千人,伤者约三千人。但蒙古军仍然紧紧围着襄阳城,这队蒙古军的主帅是忽必烈,蒙古军有十八万人,但城内的守军,就算加上义军,也只有八万一千余人,数量差距颇为悬殊,但城上的宋军十分英勇,战斗力倒也挺强。
    三天后,蒙古军似乎有了些动静,往城下一望,蒙古军似乎有了些新武器,倒像个投石器,忽然,西南角上的守军大叫一声,紧接着,一块大石头就飞了过来,“轰”一声,直接把城墙的西南角给砸了个大洞。原来,这武器叫回回炮,攻城十分厉害,襄阳城墙又并不十分坚固,这回回炮便有了巨大的威力,但宋军也不甘示弱,开始用滚石砸这回回炮的底端,回回炮还真被砸倒了几个,但襄阳城防毕竟太差了,回回炮还没放多少炮呢,便把东门给轰倒了,东门倒了之后,蒙古军便涌进城去。吕文焕急忙命令手下开北门,让守军殿后,义军在前,便冲出了襄阳,前往樊城,但樊城也被蒙古军围住了。吴用忽然对吕文焕建议道:“要不你把宋军人马和老百姓全部带到水泊梁山去。”吕文焕一听,觉得水泊梁山四面被水环绕,倒是个不错的好地方,便欣然答应了。于是,这一队人马便浩浩荡荡往梁山去了。 
 
 

陆:钓鱼城

 
    吴用,吕文焕等将领带着8万多人,到达水泊梁山之后,发现金沙江边没有多少梁山的水军了,张顺带着100多水军,带了八十条大船前来接人,往返八次之后,才将这8万来人全部接上梁山,吴用见水泊梁山上人少了许多,心中好不困惑,于是便向张顺打听,张顺便说道:“两个星期前,童威童猛还有另外几个水军首领听说蒙古的中路军打到了四川北部的合州钓鱼城,这几个水军头领听到消息后,便执意带了一万一千水军,去支援钓鱼城上的宋军了,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此时再说合州钓鱼城,义军军队刚刚才进入到钓鱼城,钓鱼城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占尽了位置的优势,但上下并不方便,幸好蒙古军还没有到来,这一万一千人便通过陡峭的山路上了山,进入了钓鱼城内。三个时辰后,蒙古军便来到了钓鱼城下,这路军队为蒙古大汗蒙哥率领,带兵15万人。蒙哥带领的这支队伍颇为厉害,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蒙哥见钓鱼城守将王坚怎么也不肯投降,便下令攻城,这钓鱼城可不好攻,山势险峻,上面又将滚石纷纷往下推,蒙古军死伤无数,蒙哥本可以顺江南下,直取临安的,但他见钓鱼城居然如此难攻,还硬要把它给攻打下来,蒙古军攻城攻了一整天,死伤已有近1万人,蒙哥只好收手。第二天,蒙哥突然发现许多士兵在营帐中大吐不止,蒙古军很多士兵开始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了,大约能作战的士兵只有8万余人了。这下子,蒙古军的兵力被大肆削弱,但蒙哥不管不顾,继续命令手下士兵攻城,蒙哥于这天晚上居然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但他仍然坚持攻城。哪知在第二天,蒙哥被飞石砸中,虽然并不是关键位置,但也于第二天死掉了。剩余的蒙古军得知大汗死后,打乱,全部开始北撤,而另一路忽必烈率领的军队也撤退了。梁山上的众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急忙又派出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前去收复襄阳。
 
 

柒:再收复

 
    一个月后,梁山这十万大军的粮草筹齐,由吕文焕与林冲率领着,前往了襄阳。中途为防止行路不便,特地换上了宋朝的大旗,哪知才行了几十里路,便碰上了一伙强盗。此处正好是一片密林,荒无人烟,这群强盗看到来了一队人,立刻从草丛间跃出来了。那首领刚跃出来,便叫了一句:“我的妈呀!这么多人!快撤呀!”随即,这几百名强盗便四散奔逃。
    众人又行了几十里,来到了山东的一处山谷,这山谷地势险峻,哪知这种地方,竟然也有强盗,这伙强盗人倒是多,有近万人了,一眼望去,也黑压压一片。从山谷前后,包围了穿成朝廷衣着的义军,这强盗头目胆子倒大,吼道:“兄弟们!冲啊!你们这伙朝廷没用的狗东西,今天我们水泊梁山的人来替天行道啦!”林冲听后心中倒是发笑,暗道:“水泊梁山不是我们嘛!怎么你们这伙乌合之众也胆敢称是水泊梁山的义军!”想罢,便吼了一句:“冲啊!把这些人干掉!”义军便也“呼啦”一下冲上去了。对面那强盗头目还喊:“兄弟们不用怕!这些朝廷的官军都是乌合之众,他们只是人多而已,你们以一抵十,绝对可以胜利!”林冲心中暗道:“这人疯了吧!以一抵十!我看你们能有什么本事,估计你们胜利的时候都是朝廷军队被吓走的吧!”
    半个时辰后,梁山的义军还剩了九万九千余人,损伤只有不到一千人,这伙强盗几乎全军覆没,那强盗头领见大势已去,便自己骑着快马跑了。剩下的强盗见自己的头儿都跑了,便纷纷扔掉兵器,投降义军了。这场风波闹过之后,义军们虽没损伤多少人,但纷纷累得不行,便在那处安营扎寨。第二天,义军开始继续前进,终于出了山东境内,强盗也不会再来骚扰了。并且穿着官军的衣着也不会再碰到官军时再闹出些事儿。
    二十天后,这九万余人便到了襄阳城下,襄阳城早已破烂不堪,城墙几乎就没了,就连城门,都给撤退时的蒙古军轰上了几炮,吕文焕此时的心情简直是说不出来,蒙古军虽然撤走了,但襄阳城被毁成这样,至少要一年时间才能重建,但蒙古军来得多快啊!不出九个月,蒙古大军必将再次袭来,虽然这样,他还是派了许多民夫,开始重建城墙,将护城河再次挖宽,挖深。襄阳人民为了守城,自是愿意这样做,但在临安的宋徽宗却不高兴了,骂道:“这吕文焕真不是个好东西!朕在临安修皇宫的钱还没筹够呢!他就私自拨了那么多钱去修个破襄阳的城墙,真是气煞朕也!”但宋徽宗毕竟昏庸,他又转念想道:“襄阳城那么远!管着多麻烦啊!朕还不如不管了!就花点钱而已嘛!”这下可是不错,宋徽宗总算是有了点儿贡献,在义军和襄阳人民的合力下,城墙为防止蒙古军用“回回炮”来攻城,便修得厚了一点儿,但由于钱款的问题,徽宗实在是不给了,并且国库中也没有了,全被徽宗修临安的皇宫给用掉了,没有办法,只好将就着修的矮了大约半丈高,护城河则也挖宽了一点儿,准备抵抗蒙古军的下一波攻击。
 
 

捌:保襄阳

 
    襄阳城防刚恢复到和原来差不多之时,蒙古大军已经再次南下。这次蒙古军队的战术十分奇特,忽必烈率领了近十万人,突袭位于南宋以南的大理。大理国甚是弱小,再加上毫无准备,不到一天时间,就被这支骁勇的蒙古军攻下了,大理便灭国了。
大理国一灭,蒙古军便从南宋西南地区攻进了南宋,西南部的守城将领本都以为有大理国挡着,能有什么事。
    梁山众人也已听到消息,急派鲁智生带领一支军队前去抵抗,为了快,骑的都是快马,还全都是步兵。到达了边陲小城后,得知这小城中统率军队的竟是文官,而手下的将领则全跑了。
    这位文官官拜知府,名叫丁立。这丁立官虽挺大,但胆小怕事,一听蒙古大军来了,便准备逃走。哪知刚走北城门出去,便碰上了鲁智深的这队人马。鲁志深见一位朝廷的六品官员竟然准备逃走,心中不由大怒,跳下马来,吼道:“你这官什么意思啊!就想逃,我告诉你,你再不去守城,老子砍死你!”鲁智深说虽为和尚,但也气得不行,连念“阿弥陀佛”都忘了,可真是急了。这丁立也真是被吓到,了心中暗道:“妈呀!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啊好!不容易逃脱了蒙古军,还碰上了这大和尚。”但他也不想死啊,便没有办法,吩咐手下人拨转马头,也回到城中。
    鲁智深随即又道:“阿弥陀佛,请你给我们这一行人安排个住处吧!休息好了才能杀蒙古军啊!”哪知那丁立却不高兴了,翻了翻白眼,说道:“什么?安排住处?还抗蒙古军?蒙古军那么多人,你打的过啊?还抗蒙古军,不投降就怪了。”哪知这话却把鲁智深的气着了,大吼一声:“弥陀佛!”随机抽出腰上挎着的佩剑,丁立却还在嘻嘻哈哈的笑着:“你还想杀人?你不就是个和尚嘛?和尚还杀人?哈哈哈!”这下鲁智深气着了,大吼一声,佩剑便冲着丁立的肚子去了,丁立却还在大笑,这下可好,剑直接插进了丁立的肚子中,他大叫了一声之后便躺倒在地,死了。
    鲁智深见这丁立死了,便取下他腰上拴着的令牌,开始点兵。这小城中有一万一千余人可以抗敌,其中大部分是官兵,其他就是老百姓,再加上梁山来的一千六百人总共就有了一万二千余人,人实在是少,但鲁智深还是坚持抗蒙。这一万二千余人中,先有六千人至城上守城,其余人则开始向城头运送守城的石块,滚木。
    一天后,蒙古大军便浩浩荡荡的来了,忽必烈倒是没有急着攻城,反而是鲁智深命令手下军队开始往蒙古军刚搭好的帐篷上扔火把,射带火的箭。忽必烈因为一时失误,将军队驻扎之处定得太过于靠前了。这下可好,所有的帐篷全部沾到了火,着了,只有在最后面的几顶没有被火烧着。哪知此刻立刻刮来了一阵南风,正好将火势向南吹,这几顶位于正南的帐篷也未能幸免。忽必烈于是大怒,便组织军队,开始攻城。鲁智深率领的梁山军队特别勇猛,一直在顽强地守住城池,而城下的蒙古军不仅因为地势问题,再加上连日行军的劳累,元气大伤。后来,忽必烈只能号召蒙古军撤退这样一来,蒙古军就只剩下七万人了。
    忽必烈命令蒙古军就地休息,哪知鲁智深这儿却一点都不安稳,他又派出一支一百人的小队,骑快马冲出城去,再在蒙古军休息之处砍杀几人,再借着快马回到城中,蒙古军本还都在休息,这一支小队冲去,他们再站起来拼杀也已来不及,鲁智深便这样激了忽必烈一阵子。
    终于,忽必烈忍不住了,便又带领军队,驾云梯攻城,但义军实在是猛,一直在守着城池,以至于蒙古军架云梯攻城攻了一个时辰还没有攻下,倒是损伤了约一万人。义军是威风大振,蒙古军是无精打采。到最后,都成了城上的义军往城下射箭,城下死命地往回逃窜了。
    最终忽必烈不得不动用火炮了。他本想留着火炮攻襄阳,临安这样的重要城池,哪知在这么个小城挫败,动用了火炮之后,攻城的速度可快了许多,一下子就把这脆弱的城池炸出了一个大洞。虽然鲁智深率领的义军一路守住了城上,另一部分死守城下,但还是因为人数过少而不敌蒙古军队。但蒙古军队也因义军的顽强抵抗而大伤元气,原本近十万人的军队,攻打大理损伤了一万余人,攻打这小城却损伤了二万一千余人。
    鲁智深见势不妙,又不想损伤太多人马,便带着残余的四千来人,撤退到了四川,忽然想起吴用正在守襄阳,便退至襄阳城中。吴用见了他自是高兴,虽得知蒙古军已经攻进了南宋,但还仍然守住襄阳。
    再说蒙古军,见这小城竟然废了他那么多的人马,自是不悦,便准备屠城,却哪知城中老百姓已经在鲁智深的安排下,与蒙古军到来之前撤退了。忽必烈暴跳如雷,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安排还剩五万人的蒙古军队在襄阳休整了一段时间后,继续前行。一路上的城池几乎全部投降,蒙古军便于十二天之后到达了襄阳城。
    襄阳城是个重镇,一旦攻下襄阳,蒙古军就要势如破竹攻进临安了,所以城墙甚为厚,也甚为高大,但城门却是薄弱点,它太容易被火炮攻击。由于考虑到襄阳城四面均为大山,便故意没有修门,就连鲁智深进来之时,也是爬云梯上城的,所以蒙古军攻城十分困难。
    这次忽必烈先安营扎寨,而城上吴用为节省武器,便也没有让军队先发起攻击。一天后,忽必烈的军队休整完毕,约五万人便冲上前去发起攻击,而襄阳的义军由于支援其他地方,人便少了一些,加上鲁智深带来的那四千人,总共有四万七千余人。这四万七千余人便时刻准备着,城下的蒙古军一发起攻击,他们便开始往下扔滚石,蒙古军进攻中原以来,还从未遇到过如此激烈的战争。他们虽不怯懦,但也死伤很多。吴用率领的军队也有伤亡,蒙古军毕竟是厉害,不一会就有几个爬上了城头,但还是被义军在城头上杀死了。忽必烈在城下看着也急,但又碍于襄阳城城墙太厚,用火药攻击不一定有用,便仍然让士兵向前冲锋。最终,蒙古军伤亡约八千人,宋军伤亡约有两千人,忽必烈见士气大减,便只好命令蒙古军撤退休息。义军见状大喜,便留了三千人守城,其他人也下去休息了。
    第二天黎明,天刚亮,蒙古军便又开始攻城,只不过这次是用火炮了,但城头上的义军也颇为骁勇,开始向下扔滚石去毁坏火炮,还正好砸中了一台火炮,并且彻底毁掉了,实在是猛。但蒙古军的火炮还是厉害,不一会就把城墙打凹下去一块。吴用倒也机智,便让人对着那儿扔大石块,用这样的方法拖了好一会儿,但最终不敌蒙古军的火炮,偏偏这城墙做工还不咋地,虽厚,但下面有了个大口子之后,上面竟然塌了,一下子就摔死了一万余名义军,包括吴用,鲁智深全部葬身于此。襄阳守城使吕文焕虽仍奋力守城,但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便投火自尽了,一个时辰后,襄阳便被蒙古军占领了。
 
 

玖:大理灭

 
    1253年,忽必烈率领大队人马,开始进攻大理,面对金沙江,蒙古军士却使用革囊渡过了金沙江,大理已经陷入分裂,段氏传位二十二代,却有十代帝王已经剃发为僧。
    忽必烈带领军队到时,守城的早已不是大理国军队,而是大理的江湖人士,江湖人士能有多少,能来守城的就更少了,其中为首的叫段同,擅长用剑。丐帮倒也来了,大约一百来人,剩下的还有几十人。城上大约共有两百多人。而忽必烈则率领了五万大军,数量上颇为悬殊,这二百来人武艺倒挺高,但一看到这么多人,立马就想逃跑,但段同死死地拦住了这些人,最终就这两百余人开始抵挡蒙古军的进攻。
    这城墙两面是山,所以城墙十分高,更是十分厚,蒙古开始架云梯,城上的人也开始往下扔石头,射箭,蒙古军便一个个倒下了。但蒙古军毕竟人多,一点点地向上爬,城上有的轻功好的江湖人士,便开始从架上城的云梯向下,一路用剑刺死了数十人,之后又从云梯爬了上去,更有在腰间拴上一根绳子,让上面之人拉着跳下去用剑刺上一通,蒙古军虽然元气大伤,但蒙古军人毕竟多,所以一直不断的进攻。但城上的江湖人士毕竟挡不住了,一群人体力都不行了,蒙古军反而越战越勇,已经有十几个蒙古军攻上了城头。那几个想要逃跑的江湖人士便全逃下了城,向北去了。至于还在城上的江湖人士,虽然武艺高超,但最终寡不敌众,全部命丧于城上,大理国皇帝此时见大势已去,出家为僧,一个时辰后,唐朝久攻不下的大理国被攻破,宣告灭亡。
 
 

拾:临安亡

 
    襄阳城一破,水泊梁山几乎倾巢而出,至临安去守城,元军此时也已逼近临安。1275年,无能的丞相贾似道统年,贾似道自然怕得不行,全身发抖,但梁山众人也在一旁,硬逼着他上了战船,孙虎臣带领先统部队,哪知孙虎臣胆小怕事,十分恐惧,乘一条小舟跑了。
    元军忽必烈指挥着千艘小艇,与宋军接战,这下孙虎臣一跑,宋军全部都跑了,只有水泊梁山的水军来抵挡,但梁山水军人少,只有千余人能够交战,而元军则有二千余人能够参战差距颇为悬殊。
    虽然梁山的水军都骁勇善战,弄翻了元军数艘战船,但数量差距依然很大。元军忽必烈见梁山的水兵十分英勇,便命手下军队开始往梁山水军的船上扔火把,但梁山的水兵仍然厉害,也开始火攻元军的战船,实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并且梁山的水军还善于游泳,所以还占了一点优势,但元军也开始用弓箭去射在河中潜游的梁山水军,弄得两方水军势力不相上下。
    而陆上的宋军则仍未逃跑,和梁山军队正在共同抵抗元军,由于宋军有十三万精兵,再加上水泊梁山的人马,光数量上就比元军要多,元军节节败退,哪知此时孙虎臣在向下游逃跑时,经过贾似道的指挥船,还对他大呼道:“敌众我寡,势不支矣!”贾似道惊慌失措,想要鸣金收兵,旁边却有时迁在监视着他,只得作罢。宋军却听到了孙虎臣的这一省吼,全都一哄而散,逃之夭夭了。吴用一看,长叹一声,这下只有四万梁山陆军,却要对抗十万余人的元军,这怎么可能做到,但吴用任然没有撤兵,决定拼尽全路一试,终于,元军的水军被宋军的水军全歼,但元军此时已经调来了火炮,向水上一阵开炮之后,梁山的水军也尽数死亡,而陆军也已所剩无几,几乎可以说是要被全部歼灭。
    最终,待得元军攻进了临安城,梁山的陆军还剩一万余人,也只剩下了几位水军将领。吴用见临安城已被攻占,便实属无奈,带着这剩下的一万余人,继续南撤。
 
 

:向南撤

 
    此时,宋朝的皇帝自是已经南撤,贾似道虽然兵败,但却仍未被处死,竟被派往高州去做团练副使,但李逵却十分不服,要去杀掉贾似道,便带领了一千余人,前去杀奸臣贾似道。这一队人骑的都是快马,目的就是赶上贾似道并杀死他。吴用见李逵如此愤怒,便也无法阻止,只好任由他去了。
    最终,李逵在山阳县追上了贾似道,拦在了他的前面,哪知此时又有一队人马来到了贾似道这一队人的旁边李逵十分奇怪,便问道:“你是什么人?莫非是来保护贾似道的?”哪知对方似乎也怒气冲冲,回道:“贾似道这大奸臣,我干嘛要保护他!”李逵便说道:“那我就要杀死他了,你别来这儿管闲事。”哪知对面那队回道:“我也要杀他!你这人最好别防碍我的事,不然我连你也给杀了!”两人就这样争了好一会儿之后,那人终于要动手了。贾似道全身上下都在发抖,还听这两人想要杀自己,更是害怕了,这下可好。
    最终,李逵问清了那人的来历,得知那人是山阳县县令,两人达成了一个同时杀死贾似道的协议,李逵把他的脑袋砍下来,而这位县令则是当胸用剑去刺贾似道。贾似道见这二人都想要杀掉自己,大惊失色,急忙叫手下人保护他,但他手下也才带了百余人,这百余人见大事不妙,早已趁着贾似道不注意之时逃跑了。贾似道见自己大势已去,仰天长叹一声之后,李逵和山阳县色这位县令便同时杀死了贾似道,又在他的尸体上刺了数剑之后,才算解恨。
    此时,宋朝宰相已经变成了陈宜中,这位自然也是十分胆小,比当时的皇帝赵昀逃得还快。




未完待续......


51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0
还行
1
支持
12
真棒
2
不错
0
搞笑
0
深奥
0
不解
1
吃惊
Tags:水浒 后传 最后更新时间: 2016年12月28日15时04分13秒    责任编辑1:马明 责任编辑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夏日的萌动 下一篇星际战争(査)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