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记录成长(刘昱成妈妈)
2023-04-20 12:24:51 来源:自己创作 作者:刘昱成妈妈 【 】 浏览:294次 评论:0


目录

养娃感悟一

养娃感悟一

养娃感悟一

养娃感悟一

养娃感悟一

……

养娃感悟一

这件事还得从我们家为养育儿子而制定的奖惩制度说起……

儿子名叫刘昱成,是赏能青蛙级的学员,是一个特别好动而且在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那类活泼小子。九月一日学校开学后,我们结合学校班主任的建议以及娃的个性、爱好、习惯等等共同制定了家里的奖惩制度——积分制。在惩罚上有一条:如被老师电话或者微信投诉将要扣10分同时一个月不能搭乐高和看他追的剧(近期在追日剧《奥特曼》)。

11月2日,我正在上班,娃爸发了一条微信给我,具体内容“老师打电话给我了,说儿子近期学习没有目标,以他现在的成绩如在稍微提高点,可以冲刺......”我当时看到微信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估计上课又没有认真听了,这下好了,我心想:可以名正言顺地不让他看那个什么《奥特曼》了,每次娃看这个就特别投入时我心理就有些烦躁,一直担心他会因此影响学习,虽然娃的成绩一直都还不错,但反复也比较大,但作为老母亲还是期望娃把所有精力用在学习上,哼,机会来了。

晚上,我去接孩子,坐在车上,娃问我:“妈妈,你不开心?”我紧紧心,装着很可惜的表情和他正式地说:“今天,孔老师打电话给爸爸了,说你近期目标没有,是不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啊?”娃立刻就紧张了,红着眼睛说:“没有啊,我就是一个问题没有立刻答出来,可后来答出来了。”我回复:“那就没办法了,我们定好制度了,那就得执行了,只要是父母接到老师电话或者微信,一个月不许搭乐高,不许看奥特曼!”娃一听就开始用红领巾抹泪了。“这不公平,这不是投诉,我没有犯错误,呜呜......你就不想让我玩,孔老师没有投诉我,呜呜……”我平静地说:“没有啊,我们就是这么制定的啊,你也别哭了,回家问爸爸吧。”

一路无语,进了家门,我一边使眼色一边问爸爸:“老刘,今天是不是孔老师打你电话的呀,怎么说的呀?”谁知他爸爸无视我的“眼色”说:“哦,老师说你近期进步很大,期望我们给你调整一下课外课,定个目标……”我这时就不停地和老公挤眼睛,还小声地说:“你就不能配合点?”儿子立刻走到面前涨着红红的脸激动地和我说:“妈妈,我看你就是不爱我,有意的还存心的不让我搭乐高,看奥特曼!”言辞激烈,表情激动。

也就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了,我这是在干什么?从一开始我完全在我的思维里面转悠,是我认为他不该搭乐高,不该做喜欢的事,他应该看书、学习,而我恰恰在用我们成人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巧妙地破坏规则,破坏孩子的兴趣。这不是正确的育儿方法啊,这是在满足我的私心啊。

晚上,儿子洗洗很快睡了,而我却没能立刻入睡,这件事不大,但是给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我们成人认为的对的,还是错的,那是我们的认知,养育孩子还是应该像赏能书上说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他们是可以管理好自己安排好自己的。我们成人真的不能再自以为是的把孩子往我们认为对的道路上强制地引导了,父母最重要的事不是让孩子取得暂时的成功,而是让孩子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意愿,为了暂时的成绩而损害他们长期的驱动力,会得不偿失甚至后患无穷。

刘昱成妈妈

2020.11.4.

养娃感悟二

近日,娃学校搞了家长课堂,并要求每位家长上交一份学习心得,学校用心之良苦,甚是感动!

在每个视频都看过以后,收获也非常多,感触也非常深。一个娃对家庭来说就是这个家的希望,孩子今后怎样,完全要看这个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什么样的家庭,以及父母在育儿这条路上是如何努力提升自己来感染孩子,引导孩子,成就孩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所以,孩子的性格也都不是一样的,那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通过学习,我觉得是:亲力亲为+提升自己+家校配合+耐心引导=静待花开。

就拿我家的娃来说,因为是二宝,又是男孩,出生不久又体弱多病,家里爷爷奶奶阿姨姐姐万千宠爱呵护于一身,这期间娃感受的都是呵护,宠爱,满足、自我等,对于规则的培养,等待的培养、谦让的培养、合作的培养、尊重的培养等一系列可以在二至五岁岁这个最佳时期,应该给予他这方面的教育引导时我和娃爸没有意识到,完美地错过了,导致了娃在进入小学以后,表现出了异常的活泼、易怒、不谦让等社交能力的障碍!让我和他爸爸深感困惑!

2016年,我们搬家出来,亲力亲为,娃已养成的不良习惯我们决定一起努力,积极配合老师,慢慢地帮助他改善。有道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期间的困难、与娃的斗争、娃的反复、屡教不改,引发了夫妻的争执,一度让我心力交瘁,为调整自己,我开始大量的阅读:从陈鹤琴的《家庭教育》到《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如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正面管教》《少有人走的路》……并利用所学的方法来引导他,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引导他如何管理情绪控制情绪,并学会积极地暂停,就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再教育、再失败、再教育……的“斗争”过程,疲惫至极,不堪回首,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养成一个坏习惯只要七天,而改掉一个坏习惯却要一年的惨痛教训!

2019年,我又接触王立宏老师的《赏能》、牛一然老师的《静待花开》,还有一些提升自己的如《因果的真相》《一平方米静心》等,更让我意识到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之大,娃爸是个急性子,我和爸爸又沟通协商,约定了我们今后在家里从说话,处理事情等等都要有被娃监视的思想,我们遇事情不争吵,我们心平气和地交流,我们相互暂停,慢慢传染给他,自身改变,孩子才能改变,才会“心平气和”,并和爸爸一起带着孩子接合学校老师的《目标和自我管理》《班级日志表》一起制定规则,制定计划,制定奖罚……总而言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养育孩子真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方法对的,再不断学习,一定会有改变,会有收获。

今年娃五年级了,比之前改善了很多,那个让老师同学见到都“头疼”的好动小子,也开始慢慢地领悟了这些年他自己改变后带来的快乐,现在,看着孩子每天幸福开心地走进校门,我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感慨,感叹养娃不易,养一个“别人眼中的娃”更不易!

刘昱成妈妈

2020.11.10

                          养娃感悟三

上班路上接到老师微信,“刘昱成早自习在做英语课外题的时候抄答案,答案被我没收了,回家以后罚他20道奥数题,不做完,不给睡觉!”我不加思索回复“收得好,支持,一定一定!”盯着寥寥数语,我回忆起来,孩子做的英语阅读是“小升初”。前几天娃在我的威逼利诱下才开始尝试做这个“小升初的英语闯关”,当时娃就说好多没学过,我还建议他不会的地方是可以参考答案的。因此,孩子在家做阅读的时候,我是允许他翻看答案的。这下可好,学校每周二、四上午是课外作业时间,孩子在做的时候被班主任“抓”了现行,我一下不知道该如何维护老师的“威严”以及和怎么和孩子解释这件事。

坐在办公室,想着该如何让孩子完成老师惩罚的“20道奥数题”和怎么来和孩子谈一谈这件事。晚上孩子回家后,一切忙碌完毕,我和孩子坐在他的房间,和他聊起了今早的事情。

“能告诉我今天早上发生的事吗?”

娃有点委屈。“我就是一个单词不会,我翻看了一下,妈妈,你不说实在不会的时候,是可以看的吗?”

“那老师这样做,为什么?”

“老师这样不对,问都不问,直接把我的答案撕下来,放她抽屉里了,老师这样不对!”娃有点激动。

“那老师没收你答案的时候,你和老师争执了吗?”

“没有”

“很好,刘昱成很知道尊重老师,妈妈很高兴,妈妈和你讲个故事吧,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上……”

当我“哒哒哒.....”自以为是地把能教育孩子的故事说完之后,问孩子:“明白了吗?”谁知,孩子淡淡地回复我:“妈妈,你就是让我做20道题再睡觉,那就直接让我抄答案吧。”孩子的回复竟让我一时“无语”。深呼吸后,我对孩子说:“你看这件事,我们怎么解决?”

一番还算“友好的商量”之后,我接受了孩子给我的建议:由我当着孩子的面给老师打电话解释。最终,老师不惩罚孩子了,但建议孩子做题要找对应的合适孩子的题目去完成。

一件让我纠结了一天的问题,解决了!

谨以此记录下这件事,一是为孩子成长路上留下点痕迹,二也是通过这件事,让我发现了,有时孩子在处理事情上的能力比我要强,我要放下“架子”学会倾听,相互尊重。更体会了,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要和老师多沟通,多听建议,切勿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还有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才有能力和孩子一起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层出不穷的问题!否则,那种“无语”的状态还会出现。


        刘昱成妈妈

                                               2020.11.17.


养娃感悟四

都说这个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证书的岗位就是当父母,但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父母,却没有一个机构来予以考核。如此,合格不合格,或者合适不合适都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当上了爸爸妈妈。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有很多家长开始注重在要孩子之前先学习,从基础开始学习,开始了解如何养育孩子,那只是一部分的群体,不代表所有。大多数的家庭都是按照原生家庭的传承以及结合自己的惯性来养育着孩子。

就拿我自己来说,孩子长这么大都是依靠惯性思维来养育孩子,从来没有想过养育孩子是需要系统学习的,也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问题也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原因,以及我的原生家庭带来的错误养育方式。随着时间的流失,当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一些优秀的孩子之间出现差距时,就会不由自主的表现出焦虑,这些焦虑就会不由自主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例如:“哎,那个谁谁谁把什么什么都背下来了,你什么时候背呀?”“啊,你每天要做五道奥数题,今天怎么就做了四道?”“努力些,期末考试考好了,我们全家就可以好好出去度假了”“我帮你开的微课,你还有一节没有听。”等等。如果孩子配合,那还能皆大欢喜,如果孩子抵触,那我就开始焦虑,一焦虑那些负面的错误的想法不由自主地就反应出来,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听话,不省心,这么不理解父母等等,接下来,我的各种表演:冷脸、不理睬,威逼利诱等等手段就开始使出来了。

11月22日的这期沙龙有个环节让大家背诵《心经》,我怎么都无法静心,莫名的焦虑,十一分钟后,王院长问到我,可否尝试,我立刻退缩了。想想自己,也会浮躁,也缺乏勇气,也容易退缩。再反思自己,虽然也看书,可也是看看停停,有时偶尔研究一项东西也没做到持之以恒,本尊如此,孩子何来优秀?每每督促孩子要怎样怎样,看似我们说的是一些“正能量”的言语,其实都透着自己的自私。我们一直在要求孩子该怎样怎样,从来没有内省过自己,我该怎样怎样!


“如果希望孩子成长得越来越优秀,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努力做到越来越优秀”这句话,真的要实时地鞭策自己,平静下来,做好当下,好好做瑜伽,认认真真地看自己的书,把眼睛从孩子身上转移出来,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的内心!!是否我们自己真的在往优秀的路上前行!

这个月,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不唠叨、不呵斥、多倾听、多鼓励,一天之内背下《心经》”,加油,自己!!

刘昱成妈妈

2020年11月31日


养娃感悟五

前几日,我和爸爸一起参加了孩子上的赏能年底展示会,三个小时小作家们的学习展示不仅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感到了深深的压力!现在,优秀真的和孩子的年龄无关,许多年龄小小的娃展现出来的知识面、行为能力、掌控能力都远远超过了同年龄孩子!

展示临近结束,学院给每个孩子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冰激凌的蛋糕宠物狗,当礼物发到每个孩子手上时,孩子们兴奋、开心的心情都展现在了脸上,有的拿着不停地看,有的拿着高高的举着在寻找礼物里面的玄机,有的拿着不停的用鼻子嗅着……再看看我家娃,却迫不及待地打开吃了起来……当我看到这一幕时,心理的感觉就像撕了伪装面具的小丑,愤怒的情绪一下子冲了上来,这孩子,一点都不知道忍耐和分享,太让我生气了!儿时的骄纵,养成了长大后如此追求自我满足!这么自私!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他!

当孩子捧着还剩五分之一的蛋糕小狗来到我面前,一脸兴奋地和我说:“妈妈,你看我留了一些给你吃,太好吃了,你怎么不高兴?”理智让我强压着不悦回复他:“嗯,谢谢你!把东西装好,我们下楼找爸爸”。到了楼下,我无奈地看了一眼孩子爸爸,老公看了看我脸上的表情,又看了下孩子手上的蛋糕,估计一下就明白了。回家路上,爸爸开始和孩子聊了起来:

“好吃吗?开心吗?”

“好吃,开心,可是我给妈妈吃,妈妈却不高兴”

“哦,知道老师们为什么精心的准备这样一份礼物”

“不知道”

“它就是一个普通的蛋糕吗?”

“不是,它是做成的一只可爱小狗狗的蛋糕。”

“像不像一件艺术品?”

“像!”

“可是,我和妈妈都没有欣赏到,就没了...更别说姐姐和奶奶了,一件多么精致的艺术品,估计奶奶活了这么大就没见到过!你说,可惜吗?”

说到这时,我看到了孩子脸上出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

“儿子,想一想,如果你得到一份非常喜欢的东西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一起拥有,会不会更开心?”

“嗯,爸爸,我真没想那么多,我就把它看成一块蛋糕了。”

“儿子,你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他只想着自己,不考虑别人,只想着及时满足自己,你说,这样的人,你喜欢吗?”

“不喜欢。”

“那如果以后爸爸、妈妈、姐姐、奶奶我们都拥有喜欢的东西都先自己享用,你会什么感觉?”

“爸爸,我知道了。”

“现在知道妈妈为什么不高兴了?”

“知道了。”

孩子看看我,“妈妈,我错了……”

“好的,那以后我们……”

老公一边开车一边还在和娃就这样聊着,此时我的心情也平复了许多,我在反思:如果今天老公不在,我肯定会“哒哒哒”的数落孩子一顿,先宣泄掉自己的情绪再说,很庆幸,在我快要被情绪带走的时候,老公能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并积极配合参与,看来,爸爸处理起来要比妈妈淡定多了。

晚上,老公和我聊了起来,他说: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它不同的轨迹,在这条轨迹上,我们如何引导决定了孩子人生轨迹的方向,当孩子身上的问题出现时,压制愤怒,理性处理,将会事半功倍。要把每次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当做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次谴责的机会。

是呀,只要方法对的,就算孩子身上有问题,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看到花开的那一刻!

刘昱成妈妈

2020.12.29


养娃感悟六

每个家长都有自己认可的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何为合适教育方法?其实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教育观点,通俗一点就是自身在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指导下长大的,就会受其影响从而转换成自己的一套认为合适的教育方法,那合适不适合就另当别论了。

每个孩子除了身体条件有所不同外,他们所处的环境——家庭关系、社会的关系、遗传基因、大脑发育等也不同,因而对孩子的影响也决不是一样的。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

自己的孩子合适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只有父母自己知道,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动态,而且应该针对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了解自家孩子的方法。每一个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都十分用心,为了培养孩子成才,甘愿不辞辛劳,费尽心血。现在养孩子,不是吃饱穿暖,人总在进步,如果父母不学习,孩子是不会天天进步的。

教育家周弘教授认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并成为发展自尊和自信的动力。悦纳自我并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孩子形成自信心、培养孩子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孩子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孩子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

最后就是家校配合,共同努力,每个孩子的气质都是不同的,但是家长和学校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正直、善良,有责任心,长大以后能更好的为服务社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此,愿望一致,家校合作的基础牢靠,尤其在小学阶段,在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家长和学校紧密合作,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昱成妈妈

2021.3.1

养娃感悟七

近期,读了一本让我深受感触的一本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我看书,很少写读书心得,基本看过了就看过了,总认为,多看书能静心,能心胸开阔,扩延格局,能为娃做出榜样,足矣,往往看过就忘了,曾经听人说过,要想记住一本书有两种方法,第一,看过以后说给人听,第二,就是动笔记下来,因此,我决定,用笔记下来,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本书是一位美国作家写的亲子类书籍,开篇就吸引了我,主要是作者一开篇就介绍了父母几种错误养育孩子的类型,而我感觉是招招都中:

第一个类型:叫作控制型父母。孩子在犯了错误,或者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有些父母刚开始可能还态度温和的规劝,可一旦孩子不听,那有的父母就会用家长的权威让孩子必须听父母的。这种用控制型的方式对待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呢?书上明确说出会有这么几种情况,要么孩子会变得特别懦弱,因为他从小被控制,已经丧失了自信。要么孩子会变得特别具有控制性。

试想一下还真可怕,一个人如果特别有控制欲望的话,这个世界上能够被控制的事儿其实是非常少的,长大以后,也会特别的痛苦。

第二个类型:叫做放任型父母。何为放任型?举个例子:孩子哭闹不讲理,父母会说,哭吧,哭够了就不哭了,完全采取的是不理不睬,任其哭闹够了再说。这种放任型的教养孩子,孩子长大以后会出现的问题是会极度地缺乏团队的归属感,他会过度地具有依赖性。他还可能会网络上瘾,为什么这样孩子会容易成瘾?因为他没有团队归属感。他只有在那个环境之下,他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第三种类型:叫做贿赂型父母。何为贿赂型,也就是说孩子一旦哭闹时,家长就用礼物,零食或者让你看会电视等等,反正你不闹就行,这是针对小孩子,稍大一点的呢,比如:你考了多少分,奖励你什么,或者给你小红花,然后来换礼物等。


  贿赂型父母养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孩子的问题是:他做任何事儿都没有自己来自内心的动力。他的动力全部来自于外在,全部来自于别人需要给他一个确认,所以他做一个好孩子本身并没有乐趣,他做一个好孩子的乐趣是来自于有人给他奖励。他学习成绩好没有乐趣,成绩好是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奖学金。所以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这个事情本身的乐趣的话,那人的一生当中永远都有人给你外部的确认吗?永远都有人从外部激励你去做事吗?所以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了有可能会逐渐地丧失人生的意义,会变得抑郁,没意思。

书上说这三种类型是非常常见的,还有一种典型的父母会犯的错误叫忽视和低估,否定孩子的感受,什么意思呢?例如:孩子想穿自己的衣服出去玩,你却偏偏要他按着你的要求来穿你规定的衣服,也许,你考虑是,女孩子穿裙子不方便,今天冷,你穿这么少会冻着等。这就叫做忽视孩子的感受,包括,有的父母遇到孩子哭的时候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有啥好哭的,或者直接说男孩子不要哭等等,这都是在忽视孩子的感受。那经常会被忽视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有哪些问题呢?书上说,经常被忽视感受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会和他人之间造成大量沟通的矛盾。心理学家做过测试,那种校园小霸王,就是在学校里边经常欺负同学的那些小霸王们,都有小时候被忽视的经历,从而这个孩子很难融入群体。

看到这,感觉做父母好难啊,下面书里教了我们最好的一个工具——情感引导。情感引导的整个过程应该怎么做呢?我归纳了一下:

第一步,首先要学会埋种子,我的理解就是事先告知。比如孩子放学回家,在查看完作业量后,和孩子确定几点钟之前完成。再比如,在孩子参观博物馆之前告诉孩子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手乱摸等具体事项,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过程中学会不断地观察和判断孩子。要知道孩子此刻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这会儿在他的情绪正常的这个范围之内,还是他逐渐地开始不耐烦了?因为毕竟是个孩子,不可能你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第三步,学会聆听。特别是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倾听。因为此时孩子也在跟你学如何处理情绪,

第四步,学会提问式对话,跟他目光平视,然后问问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你教他要了解别人的感受,那你也要学会去了解他的感受。

第五步,反应情感,这是最关键的,无论孩子在说什么表达什么,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反应他的情感,例如:爸爸能够理解你现在很生气,爸爸知道你现在很难过,爸爸知道你很委屈,是这样吗?爸爸知道你疼,对吗?如果做父母的能够准确地反应出孩子此刻的感受,孩子的情绪才会逐渐地下降,下面你说什么,孩子才会听。而我们很多父母是压根儿不考虑谈话的氛围,有时孩子在家长面前已经紧张的不要不要的,或者烦躁的不要不要的,家长还只管把自己想讲的话一个劲儿地讲出来。孩子都已经听不进去了或者孩子已经崩溃了,已经抓狂了,你还在后边跟着不停地说,不停地说,这就是唠叨。所以导致的结果是说的越多,孩子越不听。因此父母首先要学会怎么说,情绪怎么样,我能不能把他的情绪先安稳下来,让孩子感受到有人能够关心到他。然后再问到他,那么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做。

第六步,最后再引导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和孩子一起共同想办法帮助他解决生活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上一个一个的问题。切记,在解决问题上一定是多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家长一时没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一定记住,先积极地暂停,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重复前面的步骤。

最后,还要谈谈如何惩罚孩子,书上谈到了直接后果的惩罚和消极后果的惩罚,心理学家们认为,对孩子的错误惩罚一定要采用直接后果而不能采用消极后果,举个例子,孩子考试没考好,家长取消了全家暑假的旅游计划,这个就是个消极后果的惩罚。再比如,孩子上课调皮影响他人,老师让孩子站着听课,这就叫直接后果惩罚,饭烧好了,喊孩子吃饭,孩子在看动画片,那么家长吃完了收拾起来没饭吃,让孩子饿一顿,这就是直接后果的惩罚等等。

整本书看完,让我即内疚又庆幸,内疚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因自己不懂方法,用了很多错误的手段教育孩子,比如,我就会对孩子数1、2、3,让他停止。庆幸的是现在孩子还在成长,还来得及,从改变自己开始,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引领我们的孩子。真心希望孩子爸爸也能静下心来,一起读读书,为孩子的将来,首先是充实我们自己!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谨以此篇文章来警醒自己,生活仍在继续,读书才能带来改变!


刘昱成妈妈

2021.4.23


养娃感悟 八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事件。

 

这件事,还得从我第一次减去长头发说起,那是三年前的一天,想着自己也快五十的人了,也不合适留着长头发,就决定去剪一剪头发。公司位置处在大行宫,也算市中心,我一直不太喜欢那种高大上的吹剪中心,还是喜欢那种亲民的小理发店,这天,我中午骑着单车就在公司附近转悠,寻找我心中的亲民理发店。说来也巧,刚穿过马路,骑到对面广播电台的小巷子,就看见一家“红梅理发店”,心喜,立刻停好自行车走了进去。

 

小店是夫妻店,老板娘是多年理发高手,来此理发的都是附近的居民以及周围办公的职员,就这样,我的短发造型第一次让老板娘红梅帮我设计出来了,剪完头,我就很庆幸我找到了以后打理头发的好去处了,一来二去,和老板娘红梅就熟悉起来了。

 

红梅夫妇有一个儿子,今年上高一,在南京市第三中学,每次剪头做造型时,红梅的话题都离不开他的儿子,每次提到儿子,红梅就唉声叹气,说孩子才高一就开始谈恋爱,又抱怨孩子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垫底,全年级一共才500多人,孩子成绩每次都排在480名之后,为此,父子之间的矛盾随着一次次的考试成绩而一次次升级,搞得家里是鸡飞狗跳,亲子关系跌入了冰点,孩子爸爸的脸上一年365天都看不到笑容。

 

每每聊到这些,我也只能劝慰劝慰,因我知道,有些事情,外人再有建议,如果他们自己不想改变,父母都沉静在分数、成绩上不能自拔,越是数落抱怨,孩子越是抵触抗拒,进入了恶性循环,家里的环境,亲子关系永远都得不到改善,外人再劝慰,也只是听听而已。

 

如此,一来二去,大半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去店里理发,发现只有红梅一人在店里,孩子爸爸不在,随口就问了一下,谁知,红梅眼圈就红了,一问才知道,说孩子生病了,住院了,红梅告诉我说孩子近两个月里老是鼻子流血,到医院一检查,疑似鼻咽癌,还没最终确诊,这两天上海来医生准备最终会诊,他们已经给孩子办理了休学,目前孩子在鼓楼医院住院接受治疗。听到这消息,我非常的震惊和难过,连忙安慰了红梅,也鼓励她坚强并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失落和痛苦,会影响孩子信心的。

 

又过了近二个月,我再次去修剪头发,进门和红梅寒暄,她告诉我说还好,孩子的病是良性的,是一种类似于手足口的病毒变异导致的,暂时不会有生命危险,只要积极地治疗,控制的好,治愈的期望还是很大的。听闻后,很是欣慰,之后的日子,红梅夫妇,一边打理着小店一边给儿子治病,春去秋来。一晃又大半年过去了,这大半年的日子里,没有了学习、成绩、分数的压力,亲子关系缓和了,父子关系也改善了,红梅夫妇眼里心里目前最最在乎的就是孩子的健康了,每次去红梅店里,她聊得最多的是昨天搞了什么营养汤给孩子喝,孩子现在胃口怎么怎么的好,也不挑食等等,明显感觉到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亲亲爱爱,总算,经过快一年的治疗,孩子病控制了,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到了可以重新回到学校的状况了。209月红梅儿子顺利回到学校重新复读高二,在这期间我也去过几次理发店,经过了儿子的这场病,红梅夫妇的观念明显改变了,孩子放学回家,夫妇俩再没问过成绩分数,只是一味的敦促孩子早点休息,注意健康,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恬静而和谐。

 

时光如梭,再加上疫情和我工作的变动,我算算也有大半年没去理发店了,当我再一次走进红梅小店,已是215月下旬的一天了,一进门,还没等我坐好,红梅就抑制不住的喜悦的告诉我,儿子前两天的模考成绩进入了全年级前三名,如此的进步让我很是意外,连忙询问缘由,是不是给孩子上了什么补习班或请了超牛的家教。红梅侃侃说道,都没有,是孩子自己想学了,他自己觉得落下了一年的课,怕跟不上,自己格外的努力,根本不用他们在边上盯着,现在,儿子放学回来,也会玩会儿手机,打会儿游戏,他们也不说也不问,往往孩子自己玩一会就主动地收起来去做别的事,也没有沉迷其中。她还告诉我,她发现他们夫妻两自打孩子回到学校以后,不再关注成绩排名,而只是关注孩子累不累,开不开心,孩子反而自主学习,反而觉得他们每天守着小店很辛苦,现在孩子特别的懂事,变得很有目标很有想法。听闻红梅一番话,忽然让我想起了《自驱性成长》和《不管教的勇气》里面所表达的一个观点: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你再强迫他学习都没用,就算被你逼着上了大学,一旦没有了外在压力,他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空心人”。

 

望着红梅由内而外散发的喜悦,我一边替她高兴着,一边也不仅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中……红梅儿子的一场病一度让她感到不幸,然而,红梅也是最幸运的。现在,红梅她觉得特别的幸福,一家人的生活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没有争吵,没有抱怨,没有痛苦,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多数人都是芸芸众人中的普通人,一个孩子对学校来说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则是这个家庭的全部,望子成龙,望子成凤,是每个做父母的期望,但如何“成龙成凤”则是我们每个做父母该思考的也是该学习的,所谓过犹不及,隔靴搔痒,过渡地把目标和期望定的太高,并用着自认为对的方法去实施,最后,摔下来的何止是孩子的成绩那么简单?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喜欢被别人所改变,孩子如此,我们也如此。真心的期望我们每一个家庭,尤其是家有正在读书儿女的家庭都能领悟出这其中的道理,家庭养育的氛围,亲子的关系,孩子的健康,远远比成绩重要的多了多!!!

 

刘昱成妈妈

2021.5.20.



养娃感悟九

自从娃进入赏能学习以来,在老师和同学的陪伴下,我感到了孩子一点点在慢慢的改变,我自己也深受这个大家庭的影响,从不怎么看书到慢慢的拿起书到现在去找寻我自己要看的书。和老师们相处的近一年时间里,领悟颇多。

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赏能的老师们,无论是和老师交流养娃的心得,还是交流生活的琐事,每每话语不多,老师总能在某一个点上让我思考,真心感谢赏能机构的老师们的用心,今天,我又一次在老师的鼓励下,写写我和儿子一起成长的体会:

一、关于感恩

儿子今年11岁了,也快进入青春期了,可每每与他接触的人都会觉得这孩子还像是没长大,再看看与娃同龄的甚至于比娃小的,就像赏能三年级的几个小女生,其礼貌、规则、习惯,感恩上都略胜我家这个年纪11岁的娃,让我苦思不得其解。在我看了《富兰克林》自传,以及赏能数学班上徐妈妈、陈教授等人在群里发送的感悟、心得后,我就在反思,想想还是我们家庭里对孩子呵护的太多有关系,就拿每天早上的早饭,每每前一天晚上爸爸都会问:“明早想吃什么?”而后尽力的去满足娃,以至于早上娃突然改变主意后,爸爸还会产生丝丝的内疚,想着是准备的不充分。如此环境下,娃岂能知道感恩?这种情况,大多数家庭里面都会发生,看似小细节,其实它在潜意识里已经传递了孩子自身的优越感了,看过名人传记的都会发现这个细节,那些名人的小时候哪有这些优越感,哪有这些周围人都为我服务的现象?这也是我们做父母应该反思的了。

二、关于情绪

我家孩子管控情绪的能力非常的差,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发脾气,为这个,爸爸也没少用家长的权威来修理他,我呢,有时躲开,有时会“敲边鼓”,但结果,孩子的情绪管控能力还是和原来一样,着实让我们很是烦恼,随着年龄的长大,有些变化,但是,我知道,孩子的内心还是属于情绪化的那种秉性。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自己一直没有放弃读书,最近看的几本书也让我明白了孩子情绪化的根本原因是家庭,家庭的氛围,家庭里每个人的情绪,特别是我们的说话语气,如果家庭环境里缺少了那份安静、理解、欣赏,全家都会是情绪的奴隶!

例如:我们家里关于孩子喜欢打游戏这件事,对于打游戏在我们家就像雷区,一切都要按照爸爸妈妈的要求下监控下才让孩子放松的玩一会,我们的理由是,孩子根本就管不住自己,我们的担心是,一旦把权利下放,孩子就会沉迷,太多的担心,太多的疑虑,为此,为了游戏,孩子和我们之间常常上演的就是地道战、拉锯战、以及恐怖的地雷战,游戏成了我们心里的痛,也成了孩子和我们情绪失控的易燃点。

为此,我和爸爸商量吧,我们先改变,我们和他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文字,还打印出正式的文档,好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孩子还是会偷偷摸摸的控制不住,在我们约定的时间和要求之外偷偷的“放松”。以前,一给我们抓到就要上岗上线,现在,我们先改变吧,首先,停止发怒,然后看看他,什么也不说先走开,有时我还上去和他一起讨论他正在看或者玩的游戏,顺便提醒一下,“嗨,记得我们的约定哦”往往此时,孩子会不好意思的把pad合起来,说,不看了不看了。但此种现象会反复好几次,等下一次他又偷偷拿出pad玩的时候,我们还是淡定的处理,不过此时,实话,真是考验我和爸爸心理强大的时候,好好说话,不吼他,只是提醒,经过几次的反复拉锯。可能,孩子也发现了我们的变化,“炸弹不炸了”,后来,慢慢的,我们发现孩子对于游戏也不是那么的上瘾。同时,我们也庆幸没在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翻开pad时指责他,批评他,反而给他时间去认识自己的行为。实事证明,最终,孩子还是愿意去遵守约定的。经过漫长的暑假,开学后,我们重新约定:“开学后,卸载游戏,放假恢复”没想到,孩子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游戏的烦恼,暂告一段落,而我们只是改变了态度而已。


  养育孩子真不能靠惯性,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孩子也促进了我们不断地要学习。现在,我反而觉得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并不是坏事,那是促进我们学习的动力,通过学习,也让我明白了,掌控情绪,是从我们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开始的,我们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也会遇到过伤害,表象出来的就是极力掩盖,还以一种认为正确的姿态展现出来,其实还是自身内心的不强大!才导致我们内心的不宁静、焦虑、害怕、不确定性以及追求完美,虚荣心等种种原因,才导致亲子关系的不和谐,处理问题都带着情绪,所以,我们自己首先要认识自己内心的虚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改变自己的心态,爱自己,做好自己,让自己平静、稳定、淡定。孩子才来到人间多久,他的未来,他的可塑性,我们有什么底气去替他做主,替他把握?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内心用知识去填满,让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自然会产生一种魔力,孩子才会被你吸引,在你的引领下健康成长!

刘昱成妈妈

2021.6.10


养娃感悟十

学校开展了家长微课堂,其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家长们如何正确的养育孩子,毕竟,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期望,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情绪的管理尤其重要,他不仅影响着孩子今后的人生,也影响着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那如何正确的帮助孩子管理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学习多思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能更好的引领我们的孩子,走上一条阳光、自信、独立的道路上,我经过学习和带了两娃这些年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处理情绪的是我们身体的哪个部分,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和大脑的发育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我们的大脑中到底是什么部分在做决策,调节压力、控制冲动?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较详细的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我摘录下:

“第一个部分叫前额皮质,前额皮质就是我们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部分,这是我们发展出语言、逻辑、推理能力的一个部分,这个地方叫作领航员。就是如果你是用前额皮质在进行决策,用前额皮质在引领着你的生活的话,那么你是冷静的、理智的,你是可以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这个地方有一个特点,就是压力过大的时候它就掉线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跟别人吵架或者是生气的时候,你会说不出话来,为什么说不出话呢?压力太大,掉线了,这就是前额皮质的特点。它是冷静的、理智的领航员,但问题是压力过大的时候它会掉线。那么如果它掉线谁接手呢?就是藏在脑子中间后边这部分,叫作杏仁核。我们在不止一本书里边提到过杏仁核。它是我们大脑中最早长出来的部分,这一部分就是情绪化的。所以你会发现,当我们的孩子压力过大的时候,如果他放弃了前额皮质的这部分的管控,他就变得易怒,他会大喊大叫或者躲避,一句话都不说,陷入沉默或暴力的状态中。原因是什么?此刻掌控他大脑的是杏仁核,而如果他的压力过大,就是持续长期地存在着这样的压力,这些压力就会分泌更多的压力荷尔蒙。


“健康的压力反应状况是这样:“压力荷尔蒙迅速上升,随后又能迅速恢复,这是比较健康的压力状况,一旦压力荷尔蒙不能快速回落就会出问题。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肾上腺就会进一步分泌皮质醇。皮质醇就像是身体为了长期作战而引入的原菌,它的浓度在人体内慢慢上升,以帮助身体应对压力。如果有只斑马遭遇了狮子的袭击,但有幸逃脱,没有命丧狮口,他的皮质醇水平会在45分钟之内恢复正常。相比之下,人类身上的高浓度皮质醇会一次保留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这就很容易导致问题。长期较高的皮质醇水平会弱化海马体里的细胞并最终杀死它们,而海马体是创造与储存记忆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在急性压力下,学生会产生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所以,如果我们理解了我们的大脑是会受伤的,我们就知道天天在孩子身边不停地指责和唠叨,对孩子是多么大的伤害。就是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完全没有感觉,就觉得很正常,我唠叨你两句怕什么,就是那种满怀着爱意的唠叨,不停地唠叨。但是你只要反过来想一下,假如是你的领导天天在你身边这样唠叨你,你试试看,这就会极其痛苦。那是一个慢性压力,而这个慢性压力会伤害到孩子的大脑,让它产生皮质醇,然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这些压力会使得它的前额皮质不发育,发展缓慢。所以你去观察这个小孩子,从小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能看得出他们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所以怎么样让一个孩子能够拥有自控力也就是情绪管理能力,就是要让他的前额皮质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个发展来自你给他足够的选择空间,让他有掌控感”。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了解一些脑科学,对于我们如何应对孩子的问题多少都会有帮助。孩子的情绪来源,基本上是家庭教育和从小的引导方式所造成。一个脾气暴躁的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好性格的孩子,同样,一个焦虑的父母也同样培养不出一个阳光的孩子,为此,我觉得,要想孩子的情绪管理的好,不是靠说教,不是靠惩罚,而是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我们,我们自己的情绪管理,扪心自问一下,你做到情绪管理了吗?你看到孩子作业磨蹭,是不是一股怒气由心而生,忍不住而吼叫,你看到孩子玩游戏时是不是上去就把手机夺了过来或者不停地给他言语上的压力,你看见孩子晚上23:00还没睡觉是不是忍不住的不停唠叨、催促……我们家长这些情绪化的处理行为是否正确?

为此,我觉得要想孩子情绪管理好,不仅我们自己要了解一些脑科学,更重要的就是了解后,更好的管理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先平静下来,用萨提尔模式的沟通方法来和孩子交流,这里推荐两本书,《心教》《麦田里的老师》,这两本书不是教我们如何教育,而更多的是让我们接纳自己,悦纳自己,学会与孩子的渴望连接,用好奇、正向引导,连接渴望的方式沟通,在谈话中解决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家长要能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千万不能为了问题,破坏了亲子关系。毕竟只有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我们才能更好的工作、生活。

我的儿子很顽皮,也很让人操心,我想说的是,未来的路还很长,要想孩子进步,父母首先要成长,学会了理解、接受和给予,把最好的自己给孩子,在良好互动中解决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刘昱成妈妈

2021年12月4日


养娃感悟十一

一篇忘记上传的家里琐碎事

论论输赢

一、二年级你在为孩子的学习习惯斗智斗勇,你可能会是赢家。

三、四年级你还在为孩子的学习习惯斗智斗勇,你可能打个平手。

五、六年级你还在为孩子的学习习惯斗智斗勇,你已经输了。

输在哪?

就像打掼蛋,如果不学习记牌,不学会反思,依靠惯性占着有同花顺,炸弹,一股脑的炸出去,偶尔会赢,但长远来看,是输多赢少。

同理:与孩子的教育,不学习、不反思,依靠惯性,愤怒施加压力,表面上孩子屈服了,但长远只会是输。输了亲情,输了健康,输了未来。

养育孩子:是为了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

总结:有话好好说,有牌悠着打。当你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还在为学习习惯与孩子斗智斗勇的时候,你已经输了。

上面这段话是今天早上我发在我们家的家庭群里的,家庭群里有兄弟姐妹,以及孩子们,之所以发了这段话,主要原因还是近期弟弟家的女儿快上初中了,学习偏科很厉害,老弟经常为此和闺女发生激烈的争吵,以致发展到闺女发出“我去死”的气话来,当我听闻老弟的事以及近期我家娃爸爸也在让娃刷题的事,搞得娃也有点快“绷”不住了,为了“灭火”,再加上弟弟和我家先生过年过节就喜欢打个“掼蛋”,同时也感到事情之严重,才有此微信发之家群。

短信是发了,但效果不大,终于有一天,我们家的战争也爆发了,事件缘由:

上周六因国庆调休,只放周六一天,刚好周六上午有娃爱上的“赏能课”,下午的“国象课”加上周六又要安排孩子换药(其原因是前两天娃在学校和同学哄闹,头上被撞了一个口子,缝了四针),为此,爸爸的意见是下午的国象课就不要上了,回家写作业,理由是娃写作业磨蹭已成习惯。但孩子不同意,坚决赏能课、国象课都要上。我从中斡旋,爸爸终于同意娃的意见,前提是,当天必须要把作业完成,爸爸指的作业,不仅是学校的还有他每天要娃刷的《学霸》《实验班》。

为此,周六上午,我们早早起床,先去换药,再赶去赏能上课,下午再上国象。如此忙绿奔跑了一天,下午快17:00到家,娃开始写作业,结果,应验了爸爸的话,孩子作业写到晚上22:30的时候还没有写完。当看见孩子一脸疲惫的时候,我问了孩子,是先睡觉,明天早上起来再写还是继续写完在睡觉?孩子回复想睡觉,但是怕爸爸不同意。

当我背着孩子和老公沟通时,我们夫妻开始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我的意见让孩子睡觉,早上早点起来做。爸爸意见,今天不写完不给睡觉!原因是娃上午没有遵照他的安排,既然自己决定上午赏能下午又上国象,导致作业来不及做,就必须当天完成!就这么一件小事,娃的爸爸却不依不饶,当天晚上,孩子在爸爸的威慑下,写完了作业。睡觉时已经是晚上近24:00!  爸爸赢了!

这件事,看似孩子完成了作业,很听话,其实,孩子心理已经埋下了叛逆的种子,爸爸的做法给孩子感受的是作业比自己重要!爸爸的出发点是好的,孩子的感受是真的。而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心理难免焦虑。焦虑的不是孩子作业问题,焦虑的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心里的想法经常与老公的想法完全的南辕北辙。

为了维护家庭的氛围,我决定慢慢的接管下孩子的一切,生活、学习,校园沟通,再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爸爸进行沟通:我们养育孩子,最终的目的是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呢?

晚上临睡前整理,准备就此事先把几个意见整理整理再和老公谈一谈……

意见1:不行,孩子要为学习负责,不写完不给睡觉

结果:孩子在大人的严厉的管控下,磕磕绊绊的满腹情绪的写完了。


意见2:不写了,没做完,就这么交,明天给老师惩罚,活该。

结果:孩子会面临老师惩罚

意见3:让孩子先睡觉,明天早点起来写。

结果:第二天可能起不来,作业依然没有完成。

沟通中,当我把这列了意见,给娃爸爸看时,他歉意的说了一句:“真没想那么多……”其实教育孩子哪来的标准,只是,我们成人要懂得是道理,输赢的道理:

    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采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力量。 强调尊重家长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彼此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尽管家长在知识积累及人生阅历方面有自身优势,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依然需要选择与孩子达成一致意见。

提笔记下这点点小事,一为养育路上留下点养育的痕迹,二为养育路上自我学习成长留下些心路历程……

 

刘昱成妈妈

2021.12.21日重新整理

养娃感悟十二

时光飞逝,转眼间进入2022年了,儿子今年也12周岁了,一路陪伴着他,有快乐,有疲惫,有伤心,也有欣喜....但更多的是感悟,以及越来越淡定的内心。

昨天是娃六年级上半学期的期末考试,也是名办学校为留下优等生采取的免学费考试,只要此次考试成绩进入全年级前30名就可以免除初中的学费,前150名为减半收取,为了这次考试,各班的老师都牟足了劲,大有成败在此一举的势头。

校园的氛围,老师的状态,无形中给孩子们多少都会有些压力,我们家也不例外,早在几周前,爸爸就时不时的在孩子耳边唠叨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娃表面上没看出什么,也还是那样嘻嘻哈哈的状态,每次的模拟测验也是忽高忽低,看娃的状态,我感觉娃没表现出有太大压力,再看看模拟成绩也和平时差不多,我感觉还是比较欣慰的,我始终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能有一直要学想学的心态,也就对得起自己了,可娃爸爸说我是阿Q精神,不认可,他的观点是该逼还是要逼的,为此,我不赞成也不反对。

考试当天,爸爸一路千叮咛万嘱咐的,终于把娃送进了学校。可进校没多久,我就接到了老师电话,说孩子早上到学校就感觉特别的烦躁,第一场考试刚结束,就因座位问题和小朋友发生了矛盾,老师批评他,他还觉得特委屈。老师说,因此次考试的重要性,为了以防万一,要求发生矛盾的学生家长到学校去——陪考!接到老师电话的那一刻,我心理是又气又恼,气的是这孩子咋这么不省心,恼的是不明白是因为自己最近没给娃上“紧箍咒”,还是因爸爸近期逼的太紧,娃可能是绷不住了,乱发情绪,我越想越理不出头绪……

下楼,到公司车库去开车,准备去学校,坐在车上我做了几个深呼吸,平复了一下情绪,想着下午到学校该怎样面对孩子。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家长课堂上王院长的一句话:“孩子在学校发生任何问题,我们该去就去,见到老师态度要好,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自己先平静下来。”想想也是,那就去吧,一路开着车,为进一步缓解自己的心情,放着自己最喜欢的萨克斯音乐,到了学校,悄悄地到教室门口,透过玻璃窗看了看娃,发现他已经被安排在后排,此时,也在认真的答着题,到了老师办公室门口,轻轻的敲了下门,班主任孔老师走了出来:“您来了,昱成今天有点激动,平时上课都挺好的,今天也不知这孩子怎么了……也真抱歉啊,学校有规定,重要考试上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上报,为保证下面考试不能出状况,学校决定还是请家长来学校陪着,以防万一……”听完老师这么一说,我心理也大概明白了孩子出状况的原因,想着等考完试该怎样和孩子沟通。老师说完给我一张凳子,让我等着娃考完试再离开。

一月的南京已经很冷,走廊上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深深的疼,为不影响孩子们考试,我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等着,从来没觉得时间走的那么慢,等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孩子们终于考完了,我站在窗口,娃看见了我,躲闪着我的眼神,我轻轻的叫了一声,娃走出了教室,我把他拉近我的面前,看着他一直躲闪的眼神问了他:“今天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娃却不回答我的问题,一直拉着我的手,问:“妈妈,你冷不冷,你的手好凉,对不起,妈妈……”我语重心长的说:“真的很冷很冷,而且妈妈因为担心,开车来的路上都心不在焉,还好,安全到学校了,如果今天昱成能控制点情绪,避免冲突,妈妈今天就不用这样担心了,也不用赶过来了。不过,妈妈来了之后,也注意看你了,你下午考试很安静也很认真,现在考完了,你有什么想和妈妈说的?”娃这时一把抱住了我说:“妈妈,我知道了,我没忍住,你不要生气,好吗?”看着娃一脸的歉意,我摸了摸他的头,轻轻的把他推进了教室,挥挥手,离开了学校。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孩子成长的路上会出现很多状况,例如压力、挫折、失败、无力感等等……表现出来的可能是,一点小事情绪就失控或者沉默不语又或者是啃指甲、咬手指等等,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问题,其实是和孩子的心情、生活的环境、社会的认可度都紧密相连,就像今天发生的事,表现出的是孩子情绪管理的问题,其实和孩子近期的压力、紧张都有关系,如果我们父母不能全方位的去看待孩子身上的行为表现,去理解他,帮助他,而是靠行为习惯来处理,你做错了我就批评你惩罚你,做对了就表扬奖赏,不分析为什么,不告知原因,其实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就像彭凯平教授在《孩子的品格》里的一句话:“品格好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差,而学习好的孩子不一定品格就好”,作为孩子的引路人,我们要做的是遇到任何事情,不急不躁,利用发生的事情帮助孩子或引导孩子或暗示孩子,什么是控制情绪、什么是同理心、什么是规则、什么是理解.....一点点一滴滴的影响孩子,教会孩子处理好生活学习上的每一件事,把孩子每一次错误当做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谴责的机会。


刘昱成妈妈

2022年1月17

养娃感悟十三

今天我想聊聊关于亲子关系的话题,因为,亲子关系的和谐与否,关乎到一个孩子能否健康快乐、努力向上的成长。亲子关系的和谐与家庭的氛围、家庭的文化以及陪伴他成长的父母的认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家孩子性格急躁,在陪伴他的过程中,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直在亲密、说教、争执、和解中不停地重复,为此,我一直比较内疚,内疚自己一遇期待没得到满足时,就开始说教、唠叨,孩子不想听了我还在唠叨,然后发展成争执,再然后和解。为此,每次和解过后,我都会反思,反思为什么忍不住地说教唠叨,想想自己说的话也还是正常的以鼓励、分析情况为主,为啥孩子会抓狂。后来,在一次次的磨合之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停顿。

有一次,我陪他跳绳,因孩子想跳花式但又跳不好,就开始急躁起来,按照书上的方法,我鼓励他,无用,他还是急,急得自己发火、甩绳子,还不停地向我抱怨,正当我要怼他的时候,一个电话进来,我背过身去接电话,大约5、6分钟后,孩子自己也正常跳了起来,我忽然发现,有时孩子急的时候,你平静地“停顿”一会儿,往往孩子自我会消化。后来,我看到了一本心理学的书,原来,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给孩子一些空间,我们的“停顿”恰恰是给了他理解,理解他的愤怒,理解他的情绪,理解他当时的无奈,原来陪伴有时候真的是很简单,难怪有位作家曾经说过,养育孩子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后来,我又在一本书上看到了关于“停顿”的另一种说法,叫“等上五秒钟”,书中一再强调,当父母想对孩子讲道理时“等上五秒钟”,急着去和孩子讲道理只能说明我们太急躁了,因为说道理根本不需要耗费多少力气,我们成年人有太多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说上多久都有的说,相反,耐心的等待孩子说什么,做什么,才是非常消耗父母的能量,货真价实的等待是很难的,人总是很容易不知不觉就会烦躁起来,老想着我等到什么时候,他才会听,才会动,才会回我的话……


记得《演员的自我修养》中有这么一段,导演让演员走上几步,但却在边上不停地说:“掌握重心、眼睛朝前看,肩膀放松……”结果那个演员身体越来越僵硬,根本不会走路了。可当导演什么都不说时,他反而走的很好了。“等上五秒钟”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停顿的态度,其重要的不是“等上五秒钟”,而是在孩子面前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同样的道理,对于育儿方面,我们总认为只要对着孩子说些正确的道理,或者告诉他该怎么怎么做,孩子就能改变,结果,你今天和他说的,明天就忘记了。做智慧父母,学会“停顿”,感受“停顿”,那将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刘昱成妈妈

2022年5月18日


  养娃感悟十四

转眼间儿子十三岁了,感叹时间过得太快,望着孩子渐渐长高的背影,真想时间能倒流,让我再重新陪伴孩子一次,让我们在彼此成长中重新再过一遍。

一、凡事兼有因果

孩子从进入小学以来,各种投诉,和同学打架,上课插嘴,不会谦让、唯我独尊等等状况,让我和爸爸应接不暇,为此,我和爸爸经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几十岁的年纪被老师像批评小学生一样的批评,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没规矩的孩子都是父母惯的…….,被指责后的焦虑、愤怒,以及相互的埋怨充实了我们家庭的每一丝空气,那个时候,一被老师请过,回来孩子或多或少都要被我和爸爸“混合双打”一次,惩罚方式琳琅满目,可效果却一点没有,孩子反而更加的状况百出,那时唯一让我和他爸爸欣慰的是孩子学习上还是符合我们的心理满足的,可是行为规范与同学相处的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们,好长一段时间,不知出路在哪?

2019年8月的一天我通过朋友介绍,第一次带着孩子进入赏能大行宫校区,那一天,第一次见到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一说话就给人好有信任感的老师吴老师,和老师大概聊了一会儿,老师让孩子先试上一节课,下课我去接他的时候,老师很肯定的和我说“昱成花了半小时就会背《为学》,记忆力真好…..”听完老师一通对孩子的鼓励,让我这个耳朵里灌满学校老师投诉的妈妈,一下子好像看到了希望,哦,原来孩子身上还是有优点的,第二次,我感受了赏能的课,看到孩子课上专注神情,自信的眼神,创作时的专注,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三天两头被学校老师告状的娃。后来,孩子回家一个小小的变化更让我陷入了思考,他和我说,妈妈,你以后不要用一个手指给问路的人指方向,而是要手掌向上大拇指微微弯曲的指方向,我听后感到非常的惭愧,原来,生活中这个微小的细节却被老师在课上当着正规的课程来教授,这样的机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从那以后,孩子每周课的反馈让我一次次的感到了,我在陪着孩子长大的以往日子里,是多么的无知和自以为是,一但孩子对于出现的状况,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不听话,我都说了多少次了……等等.,无力感的我只知道唠叨,惩罚,焦虑。一次的家长课堂,王院长讲了一个实例让我记忆犹新,他说,以前有个孩子来赏能上课,中午吃饭的时候把饭撒了一地,老师要他自己打扫,孩子拿着扫把打扫的时候被来接孩子的爷爷看见了,爷爷很不高兴的是,认为到这来上课是学习文化的,不是来劳动的,还发现赏能课上不交语文不交数学,只是带着孩子背背书什么的,不能提高学习成绩毅然决然放弃了。王院长语气平缓的说,我们家长往往会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学习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未来,孩子真正的教育是品格教育,要教育孩子是否会帮助别人,会为他人着想,有集体观念,孩子品格好了,优秀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院长的一番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我不就是这样的家长吗,抱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就开始报各种班开始上,幼小衔接,冲刺名校等等一个没落,却忽视了孩子最最重要的品格培养,错过了孩子心理边界最重要的时间关键期4-6岁。

4岁以后,我们奔跑在各个培训机构之间,一但孩子学习上没达到我的预期,就开始焦虑,逼着孩子刷题,威胁,哄骗各种手段,当时愚蠢的就一个信念,成绩不能落下,到了四年级下学期,孩子成绩虽然没落下,可孩子性格越来越偏激,自私、敏感、爱发脾气、甚至发展到最后有些盲目自信,认为懂了,作业也开始拖拉………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紧张,搞得我们家的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焦虑、抱怨、指责、无奈中。

  后来,赏能吴老师给了我一本《因果关系》这本书,那是我自工作以来非常认真的读的我认为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一本书,读完之后,心理象压了一块石头,后来,我又把王院长的《赏能——青少年综合素养理论与实践 》,牛一然老师的《静待花开》,以及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正面管教》《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孩子的品格》《原生家庭》等等书后,内疚、自责开始充满了内心,第一次反省了自己这几年来做的都是隔靴挠痒的事,也开始渐渐地清晰,教育并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自己,孩子是来育我们的,是来促进我们内心的平和、安宁、随喜。后来,我在老师的鼓励下,也开始提起笔,记录下了养娃路上的《感悟》。

二、育娃只能一个主一个辅

   读了书以后,我越发感到了自己已知的无知,明白了一个个重要的理念,提升自己才能改变一切,心态平和才是育娃的基础,成绩分数决定不了一切…..…。

   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孩子的学习状态明显不如低年级,成绩也开始下滑,庆幸的是,自打读了书以后,我明白了这是必然的结果,低年级的高分那是一种假象,孩子心智的不成熟,心理不成熟,他哪里来的目标,哪里来的兴趣,哪里来的好奇心,越到高年级越需要的是孩子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树立目标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我家孩子所没有的,因为小的时候被我们管制的太严,现在长大了,会抗衡了,所以,他分分钟就想着玩,不给玩,就开始各种“小动作”,例如边写边玩东西,什么都能成为他的兴趣,指甲刀、尺子、橡皮、笔套……等等,一写作业就玩弄不停,作业磨蹭状态瞬间点燃家里的“原子弹”,五年级,望着孩子成绩的下滑,我和爸爸又一轮的相互埋怨,虽然彼此嘴上不说,但心理都在暗暗叫着劲,爸爸还是想延续着低年级的做法,刷题,死盯,为此,孩子与爸爸的矛盾不停地升级,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爸爸商量,让爸爸放手,让我来带一段时间,爸爸却不愿意,他认为我会耽误孩子,就这样“你拉我扯”的熬到了小学毕业,结果,孩子以几分之差无缘南外。这时,爸爸彻底没辙了。

新的学期,爸爸彻底放手,做起了后勤工作,孩子的学习、沟通都由一人接手,我牢记着一句话,提升自己才能改变一切,为此,我无论何时,在家非工作不看手机,只看书,看过的推荐给儿子,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机会引导孩子看书,一但在学校发生了一些类似于同学矛盾、师生矛盾时,静静的倾听,利用所学书上的方法工具一点点的运用在孩子身上,运用在自己身上,经过半年的相处下来,期间,也有控制不住的时候,我学会了接受,也接受自身的不完美,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实践,我真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改变,内心充满了力量,遇事不再愤怒,越来越淡定,无行中也给孩子传递着正能量,渐渐地,我发现孩子在遇到很生气的时候,学会了深呼吸…….,还淡定的问我,是不是这样就会控制情绪。

三、相信未来一定越来越好

今年,孩子整整十三岁了,青春期的种种迹象开始显现,自打近期读了《发展心理学》,更让我清晰的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上的变化对行为、思维的影响,因此现在对于孩子偶尔的叛逆,我都会当做是学习和相互成长的机会来看待,就说近期发生的一件事吧,那是孩子进入初一的下半学期的事,孩子和我反应他们的历史老师上课从来不喜欢请小朋友发言,只顾自己讲课,他一点都不喜欢,孩子性格活泼,上课喜欢发言,老师不请他,他还会频繁的插嘴,为此老师也没少投诉,往往是老师批评后好一阵,之后又会反复,上周历史课上孩子又因插嘴被老师要求离开教室反省,孩子不听,老师请班上安全员来请他出去,孩子一下子没控制情绪和老师及拉他出去的同学发生了严重的言语冲突,为此,老师被迫停课来处理他,班主任打我电话,让我立刻赶到学校,到了学校,孩子情绪已经稳定,班主任说此事已经惊动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已经和孩子谈过了,并狠狠地处罚了孩子。

了解事情经过,我没有过多指责孩子,只是告知了孩子几个观点,第一,在学校尊重老师永远是第一位的,你可以不赞成别人的观点也可以不喜欢某个人,但你必须要尊重对方,这是一个人基本的修养。第二、错了,就要勇于承担后果。后来,此事虽然孩子受到处罚,但孩子学会了不会控制情绪就会有严重后果。

其实,换种思维,孩子犯错误也是在考验我处理事件的能力,怎么处理的更好,如何说,如何做才能既帮助了孩子又能让孩子从这件事上学到什么,领悟到什么。

各娃各不同,同样年龄的孩子,一个班上,有些孩子就特别的理性,有些孩子就特别的感性,有些孩子是慢热型,也有些孩子是爱表现型,每个孩子都不同,但最了解孩子的只有父母,那做为父母的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如此,才能遇事不急,哪怕拿到手的卷子是69分….

四、感谢家人默默付出

2023年体检,已过半百的我查出了不少的问题,也感觉到身体上的变化,眼睛看书越来越吃力,写东西往往提笔就会忘记,但是,我为了自己,我会继续前行,看的吃力就少看点,多听听书,想写些什么就写,不给自己压力,,给我那青春期的娃和更年期的娃爸,还有一个暮年期的我婆婆,还有我自己,努力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为此,我要感谢孩子的爸爸,放下执念配合我,认可我的养育方法,默默的在背后照顾着我们一家的饮食起居,在我带娃的路上出现焦虑时给予了帮助和理解,感谢赏能的老师同学,创造了那么好的氛围影响着孩子的点点滴滴,感谢学校老师的在孩子成长路上给予的鞭策和引导,最后还要感谢孩子,是他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是他让我反思,促进我成长,未来,我还要做你的妈妈,你还是我的儿子!


刘昱成妈妈

2023年4月19日









2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最后更新时间: 2023年04月20日14时41分25秒    责任编辑1:刘昱成 责任编辑2:吴丽萍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小青蛙历险记3—工作细胞外传.. 下一篇大侦探来了(1.3w) 桂星辰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