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长刀行者—螳螂
2.保护动物——长戟大兜虫
3.大力士——独角仙
4.巨型夹子军——锹甲
5.小时的回忆——蚱蜢
6.顽强的小强——蟑螂
7.中山陵的常客——鞭尾蝎
8.与众不同的臭虫——三点红
9.食肉动物——猎椿
10.速度之最——摇蚊
……
1.螳螂
螳螂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爸爸妈妈那个时候可是他们的一种玩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螳螂是昆虫纲节肢科螳螂目的一种常见昆虫,它的长相十分威武。明代时期有一个叫王郎的人因为经常看螳螂打斗,所以发明出了一种拳法,就是远近闻名的螳螂拳。他结合了螳螂的拳法和猿猴的步伐,让人看了十分喜欢。
螳螂长得十分威武,不光是有那绿油油的翅膀,还有两把锋利的大刀,上面一共有27个锯齿。我发现它的上臂上有7个,中臂上有10个,小臂上也有10个,非常靓丽。不过,你可别去摸它,小心它一刀划破了你的小手。
它的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过它真是“文武双全”,它的智商数可以达到6岁小孩的智商。它可以分辨东西的个数(不超过十个)。不过它是色盲,分辨不出所有东西的颜色,真是有点儿可惜呀!
公母螳螂交配时,母的会把公的给吃了,这样才有力气生宝宝。为了基因延续,大自然中的昆虫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螳螂的卵壳,它的材质摸上去手感像塑料。不过,这里面少至20个,多至2000个小螳螂出生。它们一般都在树上,中国的无想山上就有很多,我们以后看到了这些小生命,都不要去打扰它们的生活哟。
螳螂的分布十分广泛,世界上已知的种群就有2000多种,最大的螳螂来自非洲,非洲的绿巨螳螂可以长到恐怖的18cm,可以轻松捕杀麻雀,甚至有的还可以吃掉小蛇!但是世界上最小的螳螂来自亚洲的中国,最小的叫灰螳螂,只有45mm至65mm的大小,你们是不是很吃惊呢?
我建议大家多去翻阅资料,爱护每一只无论大小的螳螂。
2.长戟大兜虫
长戟大兜虫这个名字可不是耸人听闻,我们看到“长戟”两个字时,就要想到两根长矛向前冲的样子,我们的心估计都在跳吧!
长戟大兜虫的化蛹时间也就是两年半,如果你要养一只的话,那你必须让它单身两年。这时,它的变化就被称为:一龄幼虫、二龄幼虫,三龄幼虫、四龄幼虫、五龄幼虫、六龄幼虫、七龄幼虫、八龄幼虫、九龄幼虫。经过这些变化,还要等三个月的蛹化,才会有可能有一只长戟大兜虫成虫。在这里,我们就可见长戟大兜虫的变化时间之长和它们的数量之少。我们都要珍惜。
长戟大兜虫也十分凶猛,战斗力也十分强悍。我们的手指给它夹一下,不是骨裂就是骨折,二选一。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去轻易尝试。我还看过长戟大兜虫与独角仙的打斗视频,长戟大兜虫一下子直接打爆浆了。我看了以后直接吓出了我一身的冷汗。你们可能不会相信,但是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所以,我劝你们还是信吧,哈哈哈哈!我也非常喜欢这种可爱的暴力昆虫。而且更让人吃惊的是,它也可以举起自身850倍的物体,实在让人震撼。
我们看到网上有很多卖长戟大兜虫的商家,你肯定以为长戟大兜虫很多吧。但其实野生的真是少之又少,你是捉也捉不到,买也买不到,真是求之不得呀。我虽然也非常想要一只,但是中国没有,只有马来西亚才有一点儿,已经快被列为保护动物了。还有,就是日本人十分喜欢这种昆虫,但是他们并没有选择保护,而是大范围地购买、捕捉、购买。这导致生态非常不平衡,我们中国人可不要这么做。
我们的赏能同学们也非常喜欢昆虫,请大家切勿伤害。一定要保护!
3.独角仙
独角仙这个名字大家一下子就觉得很好听,当然,我也觉得十分好听。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这种大甲虫吧。
独角仙的公母都非常好区别,有独角的就是公的,没有独角的就是母的。人们一般都非常喜欢公虫的长相,一只大独角,两个分岔,两个分岔上面又生出两个小小的分岔。还有一只小角,上面只有两个小分岔。通常野生的独角仙呈板栗色,也就是暗红色。但一般养殖的呈纯黑色,母的亦是如此。我喜欢野生的独角仙,你们呢?
独角仙是昆虫纲、节肢科、壳翅目的一种小昆虫,我家就有两只,一公一母。不过,公的是野生的,母的是养殖的。所以,公的比较嫌弃,我也没办法。这里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公虫和母虫的颜色差也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野生的和养殖的就是不一样呀!
独角仙的品种也有很多种,公虫的种类和母虫的种类都很多。我比罗喜欢公虫的红种和母虫的黄种,这两种都很少,但是都十分靓丽,我也不禁赞叹。
我还看过公虫和公虫的战斗。前两天我捉了两只公虫,让它俩打了一架。一个是红壳的,还有一只是黑壳的。我觉得红壳的小红会打败黑壳的小黑。果不其然,红壳的小红一个过肩摔扔出了一个完美的弧线,一把将小黑扔了出去。小黑摔在了地上,好久都爬不起身来。俗话说:“识实务者为俊杰。”小黑见小红那么厉害,赶快逃跑。哎……这个小黑,真是只欺软怕硬的独角仙呀!
独角仙还非常强壮,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强壮的昆虫。这可不是浪得虚名,它可以举起自身850倍的物体。少数独角仙还可以举起自身1000倍的物体。在这里,我要题诗一首:
独角仙
小小虫儿躺叶柄,
一只大角雄姿挺,
昆虫世界无人敌。
勇猛向前似士兵。
你们觉得怎么样呢?我希望大家多多去保护独角仙,让它不再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了吧。
4.锹甲
锹甲也跟独角仙一样,也有一身沉重的装甲,我也非常喜爱这种昆虫。
锹甲是昆虫纲、节肢科、扁锹日的一种昆虫。在紫金山,这种昆虫很多,品种也很多,比如巴拉望据锹甲、中华扁锹……我们中国比较多的就是中华扁锹,它的身体长度一般是5-8cm,我们如果抓到最大的有8.5cm。我觉得抓到的时候非常有成就感,我当时也非常激动。
锹甲长得很帅气,一般夹子上有5个小锯齿和3个大锯齿。我的手就被夹子夹过,鲜血当时就一直在往下流,我们都很紧张。它的眼睛像黑珍珠一样,非常好看。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它也会飞,是用它的膜翅飞的。不过速度比较慢,而且也很容易撞墙。飞起来时,都让人十分紧张。
它的战斗力可不一般,我曾经用它和独角仙打了一架。它虽然输了,但是也和独角仙打了很久才分出胜负来。
5.蚱蜢家族介绍
蚱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品种的吗?
一般常见的蚱蜢就是中华剑角蝗,它的辨别方法比较简单,一般可以看头上的两根触须来辨别。它的体长在1~20厘米之内,最大的可能可以超过20cm,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中华剑角蝗的一生也就如下:
先由卵变成一只嫩嫩的弱虫,弱虫要经过五个月的变化。胸部变硬,变成成虫。成虫也会长大,一般也只会长大1~8Cm。主要是在进化时生长,会长1~20cm之间。
当然,我们见到的也不仅仅是中华剑角蝗,还有大家口中说的“土蚱蜢”。它全身呈灰色,跟土的颜色十分相近,让天敌看不出来。味道也十分像土,鸟肯定服了它了。
蚱蜢的弹跳力很强,最厉害的蚱蜢实现了一跳三米,让人们都十分吃惊。当然,初发现时,谁都不相信。但是实验后,人们还是相信了这一说法。
我们国家的品种不多,只有300多种。而国外合计有2000多种,而且都比中国的大。我觉得它们非常威武。
6.顽强的小强——蟑螂
在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在地上爬的蟑螂,大家一定会觉得十分恶心。但是,我来给你们讲讲它的历史吧!
蟑螂,也称小强,因为它的生命力很强。在恐龙时代,就有蟑螂。当然,体形比现在的大多了。在小行星撞地球时,蟑螂也顽强地活到了现在,简直不可思议。
当然,蟑螂的品种很多。当然,我们中国的品种都是亚种,比较小。我们见到蟑螂通体红黑色,虽然颜值不高,但还有毒。如果你被它咬到,虽说不会饮恨西北,但肯定会肿起来。所以,很多人很讨厌蟑螂。会抓住,用火烧掉。但蟑螂在火里能挣扎5分钟,顽强的生存意识让人类汗颜!
外国的蟑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昆虫之一,有的足足达到了10厘米,比独角仙还要大呢!
将来的将来,也许我们人类最终会灭亡,但是蟑螂应该不会再灭绝。
蟑螂虽恶心,但也是一种可敬的生物,以后不要踩死它们了吧!
7.中山陵的常客——鞭尾蝎
鞭尾蝎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南京的中山陵有很多这样的鞭尾蝎,我们也可能捕捉过。我来给大家讲讲吧!
鞭尾蝎,鞭尾蝎,有“蝎”这个字,大家肯定以为有毒。当然,它也是有毒的,但是它的毒对昆虫有用。对我们人,一旦中毒了,也只麻一会儿就好了;但是对昆虫会有很大的作用,甚至死亡。
一次,我跟它“玩”的时候,我不小心被它蛰中,导致我的手指麻木,半天才好。
它的战斗力不怎么强,我拿出一只,将它和独角仙放在一起。第二天,鞭尾蝎死了。还有一次,它爬进了锹甲的盒子,被锹甲打死了,也把我气死了!
8.与众不同的臭虫——三点红
臭虫,大家可能都厌恶这样一个昆虫界的角色。但是,它也有与众不同的奥秘。
三点红臭虫,归为昆虫纲、壳翅目、节肢科的一种昆虫。它的体型在臭虫中算大,相比臭椿,它稍稍小一些而已。但别的臭虫的大小是无法比较的,它最大可达2.5厘米。虽然它是臭虫,但也很可爱。它背上有三个粉红色的点,是名字“三点红臭虫”的来历,想不到吧。它通体呈灰黑色,它的六条腿又短又细,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细腿”。但是,它的能力也很强。
它的臭味让我“望而生畏”。有一次,我发现了一只三角红臭虫。我抓住了它,但它散发出一种令人无法理喻的臭味,又酸又臭。但三点红臭虫也有很多种,散发出的臭味也是不一样的。有一次,我和蔡攸同去甘肃玩,我发现了一只三角红臭虫。我又跟它玩了一把“攻防游戏”。它发出的臭气又刺鼻又呛人。最终,还是它“防守”成功了。我气死了,但也哭笑不得。它们也会“团体作战”,它是一种典型的群居动物。有一次,我想抓其中一只的时候,那些三角红臭中一起发出臭气,差点把我迷晕了。
你们喜欢这样的三点红臭虫吗?
9.食肉动物——猎椿
猎椿,在你们心中肯定有一个非常凶猛的印象。但是今天你会消除这个印象,一起来看看它吧!
它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食肉型昆虫。有一次,我家的猎椿饥饿难耐,我给它了三只蚱蜢吃。它三下五除二抓住了蚱蜢,然后一下子把它咬住,开始享用“美食”。这一系列操作把我看懵了。我又看着原来奄奄一息的猎椿又有了活力,也算是露出了一点欣慰的微笑吧。
又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猎椿还能吃小型的甲虫。我不信,因为甲虫的甲壳的那么硬,我摁都摁不动,更别提吃了!但是我还是决定让它试试。我抓来了一只螽甲,轻轻地将它推到猎椿的面前。猎椿一下子咬爆了螽甲的身体。我当时觉得很恶心。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它都是那么进食的,我才理解了它。
你们应该才知道那么可爱的猎椿吧!我们要去理解、了解它。
10.速度之最——摇蚊
昆虫界有各种速度之王,但是如果要说摇动翅膀最快的昆虫,那还是非摇蚊莫属。
摇蚊是一种昆虫纲的动物,它的翅膀摇动速度特别快,可以达到一分钟70次,特别快。而且它的飞行速度不是一般的快。有一次,我把它和一只饥饿的螳螂放在一起。结果,螳螂像饿虎扑食一样扑了过去。结果,摇蚊反应飞快,一下子飞离了“案发现场”。就这样,一“攻”一“防”,“速度之王”一下就把“饿虎”累死了!我看不出来,这么小一只蚊子就把螳螂弄死了!
11.虎头蜂
今天,我在赏能看到了向俊一的虎头蜂标本,又想起了我和它们的时光。
我在小时候就对这种昆虫有很多了解,它体长1-4cm,体宽20-120mm,这样的体形很有利于它的飞行,但它还有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胸部上有一些白色和深黄色的毛发,让人特别喜欢。这家伙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大鳄,又宽又硬,可以轻松粉碎掉一枝狗尾巴草。它的牙还有防身打斗等作用。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毒针比较长,但是它不会轻易使用,除非是有人危及到它的生命了,它才会这用这个扎人或动物。
有一次,我闲着没事儿,去抓虎头蜂玩。我用我的网子抓住了它,但是可曾想,它用它坚硬的大鳄咬断了网子的网飞了出去。实有在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它居然飞了出去!我改天终于抓了一只虎头蜂,让它和我们家的猫咪“玩”。结果,虎头蜂一发力,用它的针伤了我家猫的爪子。我带猫咪去了医院,我这就叫:不作不死,一作就死。
12.屎壳螂
大家叫到屎壳螂时,可能都觉得恶心。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被我们“冤枉”的屎壳螂吧!屎壳螂的原名叫蜣螂,它是有很多品种的,有的小到一个大拇指指甲盖大小,有的有10~15cm长,大小都不一样,十分神奇。它们分布于中国各地,它们也有在各地样子不同。我与它们也有很多有趣又可爱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同学去西北玩时,发现了一只身长10cm左右的蜣螂。不过可惜的是它被当时无知的我踩死了,要是我知道的话,就不会这么干了。
他们的清洁的作用也是很大,我也养过。有一次,我看到他们推粪球。然后推到一个洞穴里,然后吃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肠胃功能很是强。他们边吃边拉。不然,他们的粪便也是香的。真是牛。
13.独角仙的幼虫
今天,奶奶在我课上抓了三只独角仙独角虫的幼虫。我非常喜欢,突发奇想写了它。
它的成虫非常好看,有一只长长的独角和六只腿,像一位披着盔甲的武士,真是威武。它的幼虫就更可爱了。它有着椭圆的身体,软绵绵的,比我们的枕头还软。它的身体外面有一层薄薄的保护膜。我们去摸和抓它的时候,需要轻轻的。要不然它会受伤。受伤的幼虫是无法长为成虫的。而且大部分虫子受伤15分钟后,就会死亡。伤得严重的话,会立刻死亡。
彩色的屁服没钻出来,活活卡死了。我当时不知道,于是把它使劲拉。虽然到最后拉了出来,但是那只幼虫没能幸免,毁于一旦。
14.螨虫
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的生活中,螨虫无处不在,可能在衣服、被子上……前两天,我发现我家猫咪身上有螨虫。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我睡觉的时候就觉得很痒,我才发现原来被子被细小的螨虫寄生了。它们还会吸人身上的血液,它们非常非常小,比芝麻要小,我们很难发现它们。它们的嘴上有一根管子,这就是用来作案的工具。我们大家都非常讨厌螨虫,因为它是一种害虫。
但螨虫真的一无是处吗?螨虫在分解皮屑的过程中,促进了废物的降解,起到了环境清洁的作用。
说起来,我和螨虫还有一个趣事。上次,我在床上睡觉,怎料床单上有密密麻麻的螨虫。心想:哪来那么多螨虫呢?一想到螨虫是吸血的,我就上蹿下跳,急得要命!但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现在螨虫没了,床上只剩下一个个血印。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原来我上蹿下跳时,螨虫都被我压死了!我发现床上全是血点时,惊讶不已。我也有些开心,好像螨虫们在说:“你干嘛——哎呦。”
15、锹甲幼虫
大家可能一说独角仙幼虫听的比较多,但是我来告诉你们,锹甲幼虫的力量也不小呢。
锹甲幼虫有一个特点,就是瘦。虽然它和独角仙的成虫差不多大,不过,它的幼虫比大多的幼虫要瘦。不信,我们看野外的独角仙成虫很胖,锹甲却异常地瘦,有的还不到独角仙围度的三分之二,这就让我们惊讶了。
它们的防身武器比独角仙高端得多,小锹甲小时候有一对小夹子,不过它们的威胁力可不小。这时,就带你们看看我的趣事。
有一次,我去给锹甲哥(锹甲)换土的时候,我不慎被它夹了一下。我赶紧去止血,但血像水一样从两个洞流了出来。我手足无措,只好用餐巾纸止血后,立刻去洗。但是血染红了纸半天,才止住。所以,我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谨慎养虫,切勿挑衅。”
还有一次,我把一只独角仙幼虫和锹甲幼虫放在一起,结果锹甲把独角仙吃了(幼虫)!我惊叹不已。
大自然的物种都具有用力量和生活下来的能力,我们都要尊重它们。
四星瓢虫
七星瓢虫,可能是大家喜欢的昆虫之一。但今天,我来讲讲它的近亲,四星瓢虫吧!
四星瓢虫,顾名思义,就是四个星的瓢虫呗。它的身上有四颗星,左边四个,右边四个,还怪对称的!它的颜色和七星瓢虫有所不同,它的颜色更为红些,更为暗些,让人感受到一种华丽的视觉冲击。
它的本性不是益虫,是害虫。它的同类还有二星瓢虫、24星瓢虫……它们吃的东西不是蚜虫,而是植物的根茎。以前我回老家连云港时,就发现了这种现象,真的是十分神奇。
有一次,我去老家帮奶奶割红薯时,发现底下有两三只瓢虫不约而同地吃着红薯。于是,我来问奶奶,“奶奶,这是什么虫呀?怎么吃植物的根茎呀?”原来真是神奇,让我感慨不已。
原来这就是蚜虫“帮凶”四星瓢虫呀!以后,有些昆虫不一定是益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不要做一个外表华丽的却没有内涵的人。
蜻蜓
蜻蜓,可能是大家经常接触的昆虫之一。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吧!
大家肯定不知道蜻蜓的身体结构吧!它的呼吸方式与我们见到的虫子们一点儿不一样。它的呼吸器官是腹部的小洞,所以它们呼吸的时候,它们的肚子都是一张一缩的,真神奇。
它的颜色有很多种,有蓝、红、黄、绿,有很多种,样样都独一无二,样样都美妙绝伦。
我最喜欢绿黑相间的蜻蜓,我给它取名为“直升机”。因为它的身形非常像直升机,和别的蜻蜓不一样。它有长长的尾翼,在日常的生活中,它们用这个保持平衡,稳住身子。这样,它们就能停在一个特别极端的地方,让它们躲避天敌的追击,这样才得以安息。它的翅膀也有所不同,它的翅膀特别宽,特别大。
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附眼,这也是蜻蜓的魅力之一。它的眼睛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大眼睛,但其实是由无数个迷你小的眼睛组成的。它这样的作用也是很大,可以看到四方的事物。所以,我们人类想用一己之力用手捉蜻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它的飞行速度非常快,最少也能有50km,这可比博尔特的44.72km/h还要快很多,快5.28%。这代表着我们人类是不可能追上一只蜻蜓的。这不可思议吧,世界飞人都没有一只小小的蜻蜓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的身体非常轻。我有一次捉回来的一只“直升机”,也只有仅仅的3.2g。而且它的翅膀薄如蝉翼,我们的钉鞋“大蝉翼”的底就是这样设计的。因为这样可以让鞋面的重量大大减少,这也让蜻蜓飞得特别快。并且这种材质的翅膀还特别轻,这样可以让蜻蜓飞起来不用受翅膀的牵连,飞得更远,更久。并且非常有稳定性,让每一只蜻蜓都不会在飞行中摔下去,或有不稳的情况。
不光这样,蜻蜓的身子十分扁平。这样,在飞行的时候,不用担心空气的对流。因为这种结构像长枪一样,刺破一些组织。这样,即使是逆飞,也能畅飞无阻了。曾经量过蜻蜓的“身高”,也只有0.3cm厚。它们的尾部更是只有0.1cm厚。这样的身高能飞不快吗?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蜻蜓的奥秘,我们以后都不要伤害它们,要好好爱护它们吧。
蚕
大家都养过蚕宝宝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它吧!
蚕宝宝是一个奇特的昆虫,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因为它的腹部有许多小洞可以供它吸入更多的氧气,这样才使蚕宝宝喘得过气来。
蚕宝宝在刚生下来时是一个小白点(友情提醒,它的一生是只有1-2个月)。一星期时,它已有0.2cm长。这个长度虽然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但对它来说,十分重要,迈出了一大步。在半个月(十五天)时,它的长度已有1.1cm长。这样的长度代表它已经能活下来了。这样过了一个月时,它就要结茧了。后面等待它的就是安眠15-17天。
对了,15-17天,它的身体在里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会长出翅膀,慢慢身体变硬。
蝴蝶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在空中飞行的美丽的动物,没错,它就是蝴蝶。
在我和它的故事之前,我还是打算先讲讲关于它的硬知识:蝴蝶是昆虫纲鳞翅凤,蝶总科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记载两万种。中国的资源较多,已记有两千多种。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昆虫。大多数蝴蝶体型都比较大,翅展大约在十五到二百六十毫米之间。有两对膜质的翅,身体躯长圆柱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体及翅膜上覆有鳞片及毛,形成各种色彩斑纹。蝴蝶生命周期经历卵、幼虫(毛毛虫)、化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个过程被称为完全变态。所以,蝴蝶也是一种完全变态形昆虫。蝴蝶的幼虫通常吃叶子(这里蝴蝶的幼虫也指毛毛虫),而它们的成虫则食用花蜜。
在这里,我们先来讲讲蝶类这一栏目。我们来想想一个问题,就是世界上哪个国家蝴蝶最多?是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先自己想想。没错,就是中国。你们可能十分不可置信,中国?确实不是中国。世界上蝴蝶最多的国家是奥地利,那里约有四千种蝴蝶,大约是中国的两倍之多。要是用蝴蝶种类跟奥地利比,中国确实是一个弟弟。但是你们再想想第二个问题,世界上蝴蝶最多的是哪个地方?这次,我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就是中国的某个地方。但是你们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你们应该都不知知道。那我就来揭开这陌生的面纱吧。它是中国的红河蝴蝶谷。“蝴蝶谷”这个名字也因此而诞生了。
世界上最稀有的蝴蝶,你们见过哪一种吗?
其实,而世界上的特别稀有的蝴蝶都挺多。我去网上查了一下,给你们罗列一下前三名吧。第三名,光明女神闪蝶;第三名(并列),猫头鹰蝶;第三名(并列),玫瑰水晶蝶;第二名,双尾褐凤蝶;第一名,金斑喙风蝶。
我们先暂时抛开排名来看看提成率。金斑喙凤蝶42%提成率,双尾褐凤蝶12%,光明女神闪蝶9%,玫瑰水晶蝶9%,猫头鹰蝶9%。从这样的数据上看,其实金斑喙凤蝶有着30%的领先优势。我们也可以非常直白地看出,金斑喙凤蝶在蝴蝶界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而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特有金斑喙凤蝶也被中国人称为“国蝶”、“蝶之骄子”。中国人也特别喜爱这种蝴蝶,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最有价值的蝴蝶。这时,我们不管二、三名,就来聊聊第一名。你们说,还是“蝶之骄子”吗?那我遗憾地告诉你,不是!那结果应该比较显而易见了吧!就是我最喜欢,而且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蝴蝶,它就是“光明女神闪蝶”,也称“海伦娜闪蝶”,是世人最喜欢的一种蝴蝶。从这一个数据,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它追求的癫狂。在某某年七月十六日的晚上,扬子晚报中国以三十六万来购买这只蝴蝶,它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我就是一个特别喜欢光明女神闪蝶的人,原因很简单,第一次我在昆虫博物馆首次见到这种蝴蝶时,我看了很久,无法自拔。我听到这个名字,就让人感到非常浪漫,让人感到很开心。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呢?“光明女神”,是以前人们所向往的,因此也有了光明女神像。光明女神闪蝶表达出了人们已经觉得它是光明女神,已经对它有了百分之百的追求,也有人们追求光明、自由的生活。就是现代人也是如此。你们又有没有喜欢的蝴蝶呢?
那么你们见过透明的蝴蝶吗?是的,在奥地利,有一种透明的蝴蝶,学名叫透视蝶,真是名符其实。我以前也没见过这种蝴蝶,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翅膀看见作业本上的字。原因是它们的翅膀上没有鳞片,这样它的翅膀看似吹弹可破,实则吹弹可破。我的天哪!上天赐予了它的绝世美貌,但是也让它有了脆弱的身体。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自卑,但是你放心,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定会给你开了一扇窗。没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哪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加油!
广斧螳螂
之前,我们讲的都是些温顺和睦的昆虫。今天,我讲讲一个特别有攻击性的昆虫——广斧螳螂。
它们的外形就有着攻击的象征,它们通体绿色,头是一个倒三角形的。有一对黑色的大眼睛,眼睛的上面是一小小的触须,也有着一种挑衅的感觉。最有特点的,是它们一双大刀,它的刀上足足有二十九个倒刺。要是我们被刺上一下,可真是不得了了!
一次,我也与它打过交道。有一次,我去无想山捉昆虫。我看见一只广斧螳螂正在角落那儿捉蚂蚱吃。只见它先躲在一边,缓兵之计,然后一下子扑了上去,用它的那两对大刀紧紧地夹住了它,让它插翅难逃。我到最后把它收集起来了。
我们见到的广斧螳螂有很多种,有绿的,有金的……
我最喜欢的就是金的。金色的螳螂在我们的紫金山不是特别好找,一般在树丛里能找到绿色的,但是金色的总是在特别隐蔽的地方。而且环境特别好的售价非常贵,一般在南京昆虫博物馆高达2980元/只。我的同学买过一只金色广斧螳螂的标本,很贵,他好不容易才买下来的。
你们应该很好奇,螳螂是怎么长出一对大刀的?其实昆虫分为三种,一种叫正常昆虫,一种叫变态昆虫,一种叫半变态昆虫,一种叫极其变态昆虫(大家不要误解这里的“变态”)。而螳螂在恐龙时代,可以长到和我们人类一样大(当时还没有人类)。我们以前的螳螂是跟现在的大有不同,它们长着长长的身体,四只脚跟现在螳螂的两个后脚一样。但是它们没有触须,却长着一对大鳄,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强大。它们是以肉类为主食,从来不吃植物。但是过了1000年后,它的大鳄没了,身体也变得只有90cm了。但是这时,又有了一个难题,就是螳螂这下没了防身利器,这样的时候螳螂很容易被别的动物吃掉。到了现代,螳螂已经变小到10cm左右。它们又长出了一双大刀,长出了一对能让自己起飞的翅膀。还有一个可爱的倒三角形的头,它的头上还有两个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别看它人畜无害的,实际上它可以轻松捕捉鸟类。你们看,它在这么漫长的时间内变化大吧!对,它是一种变态形昆虫。而金色的广斧螳螂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成金色。这样的话,变化就更大了。所以,它就是极其变态形昆虫,也是很难寻找的。
我们再来举两个正常的昆虫和半变态形昆虫。比如说:竹节虫就是正常昆虫,独角仙就是半变态形昆虫。我要说极其变态形昆虫,我也就只能列出来几个,是金色广斧螳螂、红色的长戟大兜虫、金色的南洋花大兜虫、还有银灰色的枯叶螳螂。螳螂家族独占两席,当然极变态形昆虫还有很多,只是我不知道罢了,还需要你们自己探索,自己去研究。
我们讲了这么多,就再来讲讲螳螂的脱皮和成虫的关系。我们发现螳螂要是长大的话,就肯定要脱皮,那它们的脱皮有几次?它们脱皮需要什么?饲养它们的新手小白又要注意些什么?还要给它们什么环境呢?
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问题,它们的脱皮有几次?其实,螳螂的种类不同,脱皮的次数也不同。我们就来讲讲广斧螳螂吧。它们脱皮次数有九次,分别是:第一次,变一龄螳螂;第二次,变成二龄螳螂;第三次,变成三龄螳螂;第四次,变成四龄螳螂;第五次,变成五龄螳螂;第六次,变成六龄螳螂;第七次,变成七龄螳螂;第八次,变成八龄螳螂。这时,它的翅膀也长全了。第九次,它又会再长大一点,成为身长10cm左右的成虫。我们在5-6月份一般捉到的都是幼虫。在七月底八月初,是有可能捉到成虫的。反正我今年还没抓到过一只螳螂的成虫。
我们的新手小白要注意的就是以下几点:1、我们在螳螂脱皮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去碰它。这也是它一生中脆弱的时候。我们如果去冒然碰它的话,它有可能会从上面掉下来。它脱皮的时候是倒立着的,我们如果碰它的时候会从上面掉下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2、我们要给它一个树皮之类的能站得住脚的东西,一定不能是一些光滑的东西。我们要找一些让它感觉自然和谐的东西,而且要让它喜欢。我们最好找一些原生态的东西,这样让它感到放松。这点也重要的。第三点了,我们一定不要把它脱的皮扔掉。因为这样,它下一次脱皮时,我们就不会让它感到危机感,反而会让它感觉这是它的家,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这样,它的脱皮成功率会大大提升。
我们除了以上三点,就没别的了。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广斧螳螂的生殖和繁衍后代。我们在《黑猫警长》的动画片中能看到一只母螳螂会把公螳螂吃了再产卵。也对,俗话说,“吃啥补啥”。在这里,用得恰到好处。
深山锹甲
锹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昆虫。今天,我们来讲讲它们的一种品种——“深山锹甲。”
深山锹甲的体型并不像普通的锹甲和兜虫那么大。但是,最引人注目是它的那颜色。它一共有两种色系,是跟彩虹锹甲、南洋大兜虫一样的。它的色系特别像外国那些艳丽的甲虫。它的形式也跟外国甲虫差不太多,这也是我不知道的原因。
它的习性就跟中华大扁锹之类的有很大的差别。它的居所一般都是在深山中。在深山中,它们会在树上挖出一个个很深很深的洞穴。
记得我获得的第一只深山锹甲,是我的好朋友吴思绮帮我抓的,是她的老师带她去捉的。这也点燃了我去捉深山锹甲的希望。一天,我和胡哲谦两个人去琵琶湖时,在一个柳树的树冠上发现了一个洞和一对银绿色中泛着红的大夹子。我刚开始以为是一只双点红锹甲,然后等它出来以后,我反应过来,是一只深山锹甲。不过未能捉住它,让它跑进了洞。这也说明了它的速度之快。在生活中,也善于隐藏,这也是它们的生存技能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不怎么可能会被抓住。
触须
今天,我来插一下,今天来讲讲我们所有昆虫的触须。它们的触须有最主要的几个作用,我到后来会——罗列,再讲讲发生的事情。
第一个,就是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也就是,它们可以用触须来感知味道、颜色、软、硬……
我之前也非常仔细地观察过甲虫在吃东西的过程。首先,它们会用触角(非常细小)来“尝”一下它的味道。正当它要吃时,我突然伸出一只手,把甲虫果冻(它爱吃的)换成了饼干(我爱吃的)。结果,它感觉不对。又试探了一下,结果转头就走。
这也证明了昆虫触须的重要性。
为什么昆虫一般都不会被果子毒死呢?因为虫子接触到了果子之后,第一时间会作出条件判断,这个东西能吃或不能吃,好吃或不好吃。或者还有一类昆虫,它们的触角大且雄壮,是有战斗的作用。这,就是各种兜虫,大兜虫。比如啊,什么南洋大兜虫,长戟大兜虫,都是如此。也包括一些亚种的昆虫。
所以,这篇文章也要提醒大家,不要抓了昆虫就把它的触角掰断。
昆虫的精神状态
我们在一眼看到昆虫和小动物时,有时候由于无法判断而误买。之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还有一些硬知识。
首先,我讲一讲自己的经历。有一次,我去花鸟市场,看中了一只蝎子(帝王蝎)。我用了之前“鸡毛蒜皮”的知识见它的皮壳十分亮丽,就花几百元人民币全数拿下。结果回家第二天,就饮恨西北了。其实,如果要判断昆虫的状态的话,需要十五分钟的观察。要是在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它正常活动的话,那它一般就是一只新的、没有生病的昆虫。但是,它要是经常地、过多地活动的话,你可要注意了,它有可能是生病感到难受,才会过多地活动。要是它经常喝水,你也要注意了,它也有可能是生病或难受而导致的。而一些鸣虫、龄类也十分简单。
一般黄蛉的翅膀是有纹路的,而这纹路过深的,或者过于水润的,有可能是因为过于老或不会叫的。大家买鸣虫就是为了让它叫,要是不叫,还有什么意思。要是你买蛐蛐的话,一定不要看它个头大就买它。真正斗虫厉害的,有咬合厉害的,一般都是头非常大,身体上的翅膀也十分大,盖住身体,翅膀上一处破裂也没有的。我要讲的是翅膀破裂,其实,一般破裂的可能无非就是打的或是被咬的所导致的。那里会流血,它们的血是黄色的,在它们的身上十分难看出来。这样的蛐蛐儿寿命会很短,叫得也不那么响亮了。
淡水螯虾
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所有人都吃过小龙虾吧。今天,我要来介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淡水螯虾。
有人听了这个名字,认为没什么?但是,它的外形就十分不同。它长大以后可以长到80cm长,可能跟你家的狗子差不多大的吧。它的大螯是它的防身和攻击武器,非常非常大,上面有十分尖利和突出的锯齿。这样大概30cm长的大螯,要是你不慎被夹一下,后果不堪设想。反正,手指是指定没了。它们在挖洞穴过冬的时候,用大螯夹断亚马逊河红树的树根,钻进去睡觉。想想看,树根都能夹断,那得是多大的力量。它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要求高。据说,一般在外国有一种鱼的地方它们才会有,那里的水质是十分的好,在鱼生活的大湖旁会有红树林,那就是螯虾们的藏身之处。当然,在近几年,只有澳大利亚会有这种虾,见过它们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微乎其微。这种螯虾的存在可以说是极少的了。
在我查资料时,有两个英国的老人还试图捕捉这种淡水螯虾。找了十天十夜,才找到30厘米大的一只。他们去求助别人看标本,结果别人的标本就有它的这一只大了。两位老人十分不甘,于是又找了两年。终于,在亚马逊河流的最深处,找到了它们的巨大的体型的个体。两位老人也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它们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我写了这么多,你们一定特别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它们的数量为何如此之稀少呢?”因为这些年,人类对麻辣小龙虾的热爱,导致了人们会吃了它们的幼体。在每年开春时,每只成年的母虾都会产卵。它们一个月就能长到正常的小龙虾那么大了。这时,就怕有人去吃了它们。还有在那里的渔民,大多数捕捉到这种虾,都不会放生,而是以错误的方式吃了或卖出去,以换取高价。本来它们繁殖地就少,我们人类还这样对待它们,我们是不是太对不起它们了呢?我看到这样的视频,我十分感慨,居然会这样!现在,人类才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要赶快把亚马逊的生态系统好好保护一下。长大到以后,我要出国,去看看名山大川,看看亚马逊河,也是好好保护它们。争取早日看到更大的淡水螯虾的个体。
巨骨舌鱼
我上次介绍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今天我要来介绍一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也是世界上十大凶猛的鱼——巨骨舌鱼。
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是亚马逊河流,无一例外,巨骨舌鱼也生活在这里。由于这里的生活是厉害的活下来,弱的就被淘汰。而巨骨舌鱼长大以后是可以达到两米多长。外国老哥鲍比(一个网络的视频博主)去亚马逊河流捕捉这种鱼,结果在把它拉上岸时渔网破了,巨骨舌鱼破网而逃,逃之夭夭。之前,阿根廷也有这样有巨骨舌鱼的案例。
红蚁军团
蚂蚁也有特别多的品种,如行军蚁、黑蚁、子弹蚁。但我今天要来讲一种蚂蚁——红蚁。
红蚁的体型比较小,就只有小拇指指甲盖的五分之一大。它并不是什么地方都红,只是头部和触须稍微红一点儿罢了。它们的单打独斗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但是打团战的时候却不团结,或是一拥而散,或是一个个地上而被团灭。总之,是十分的不团结。
我因此做了一个实验,我放了一只我们家的猫到红蚁缸里。红蚁们看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纷纷后退。而猫咪也不断地嚎叫。红蚁们躲进了洞穴,再不敢出来。我们家的招财(那只猫)它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反之,我把猫放在黑蚁缸里五分钟后,招财的左爪就肿了起来,走路都得抬着爪子。不过,我也给招财上了药。十天后,它痊愈了。这样看来,黑蚁似乎更胜一筹。但是,我用摄子夹起一只红蚁来让它咬我手时,我一下子感觉又麻又痛又酸,一天多才缓过来。反观黑蚁,只是疼了一下。由此可见,红蚁的蚁酸和个人战力比黑蚁强得多。
我又把一只红蚁和一只黑蚁放在一个小的空间内,没想到,红蚁三下五除二就把黑蚁干掉了。我认为它的单打独斗是真的强。
“泥盘飞天,各在长短,廊庙山林,各有所号。”红蚁和黑蚁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我希望大家不要见到蚁群就踩。你的一脚是多少蚂蚁的生命啊!
捉虫记(4)
之前,多是我一个人去捉昆虫。这次,我带着我的朋友彭博、蔡子睿、焦骞一起去紫金山捉昆虫。为什么我要跟他们去呢?因为蔡子睿是十分有兴趣,而其余二人是因为太害怕昆虫,家长非要他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昆虫世界。我也鼓励他们不要怕,要勇敢地面对陌生的事物。
到了目的地,我发现彭博和焦骞走得越来越慢。于是,我怂恿道:“你们两个大男人,是不是怂了!”他们异口同声道:“才不是!”他俩加快了脚步冲到了我的前面。我们到那儿就有了好运,可能是彭博和焦骞有新手保护期吧!我们捉到了一只中华大锹虫的叠牙。还没等我开心,彭博妈就问我这只虫子价值多少。我说五百元人民币左右。彭博又问我道:“那你为什么不把它卖了呢?”我说:“我要养着,我认为昆虫不是用来卖的东西,卖了它太不好了。”大自然有大自然的生存之道。
之后,有人又来问我:“它为什么值五百元人民币呢?我看网上的也就几十块钱呀?”随后,我解释道:“原因有好几个点。第一,它的体型比较大,我用手指量了一下,大概有7.5cm(我们捉昆虫的人才会的技巧,普通人切勿尝试。要是一不小心被夹到了,就老实了);第二,它的牙齿是叠牙的,锹甲里有很多很多种,各种种类的都有不同。而叠牙的中华大锹在锹甲中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存在了,九九成、稀罕物。在野外找到它,也是十分的不容易。这是我在捉虫路上,抓到的第二只叠牙锹。第一只的体型很小,还是头一次捉到这么大的。并且,叠牙大锹的战斗力比普通大锹的战斗力强。所以,才那么贵。”听了我这样的一番吹嘘和解释,他们才相信,觉得物有所值。
终于捉到中华大锹的叠牙,我们又刨到了一窝虫卵,是一窝锹甲的虫卵,一公二母。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反正就是实力。
算了,看来你们那么想知道,那我再卖个关子:“你们来观察一下它们三个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焦骞说:“它们的体型不同。”我说:“可以这么说。”蔡子睿说:“它们的牙齿形状不同。”我说:“也可以这样说。(其实根本没关系,只是单纯地想鼓励他一下)。”胡哲谦冥思苦想了一会儿,说“哦!它们的颜色不同!”我也说:“哦!根本无关。”看来我是虚晃一枪,哎!他又没答对。那就让我来揭晓正确答案——是公虫的屁股倒数第二节没有卵黄,而母虫就是有的。大小和体型等等无关,只有这,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之后,我们又抓到了一只独角仙的幼虫。焦骞问道:“独角仙的幼虫和锹甲的幼虫从外貌和特点上有什么差别呢?”我已经不想回答了,因为我在前面的作品中已经说了很多次它们两个的差别了。但是在这里,我还是得重申一下,它们的差别一共有四点:
“一、它们的体型不同。虽然它们一共都有九龄,但是它们的三龄幼虫体型就有很大的差距(家里有两只,可以下次来给大家看一下)。我测过,独角仙的三龄幼虫大概在四厘米上下,而锹甲最大最大的三龄幼虫也只有3.5cm。而九龄的锹甲和九龄的独角仙也有很大的差距。独角仙的九龄幼虫比锹甲的九龄幼虫大了大概1cm。
二、它们的牙齿形状有很大的差距。你们看下图:

你们可以看到,锹甲的牙外侧有一个外翻,这就有了很大的原因。锹甲它们一窝有很多很多的卵,它们可谓九死一生,它们的牙是为了打斗。由于食物短缺,所以它们只能杀死对方来当食物。所以,锹甲的性格也要比独角仙的更加暴烈一点。
三、它们的生存环境不同,众所周知,锹甲是有一对很大很大的大夹子,而独角仙只有一个大角。所以,锹甲生卵的时候,它们会用大来子把一些干燥但又有一点儿湿度的朽木挖开,把卵生进去,它们的生命还没到终点。而我们再看独角仙,它们挖不动朽木,但它们可以用头来顶开土地,把卵生进去。同样的操作,同样的时间。但是随后,它们的生命真的走到了终点。真的是可惜呀!这也注定了它们的卵和卵的生存环境的不同。
四、它们卵的颜色不同。因为在干燥又不干燥的朽木里,对卵的颜色也是会有影响的。比如,土地里的颜色是非常深的,而锹甲由于在朽木里,所以卵的颜色不会深。比如说,独角仙的卵颜色就会有一些发黄、发黑,这也在它的头部尤其突出。锹甲的头部(卵)是金黄的,而独角仙(卵)是红黑的。”
听我讲完这一番,大家才知道,慢慢地,我们踏着欢快的步伐继续向前。
不一会儿,只听蔡子睿大喊一声,我们都跑了过去,他说他看到了一片树叶动了一下。可是,我也什么都没看到。正当我把枯叶拿起来时,忽然一个小东西从枯叶上跳了下来,向前面的草丛中跳了过去。虽然它很厉害,但也逃不过我的法眼。我仔细观察,快速一网,成功拿下。原来这是一只正在三龄的枯叶螳螂幼虫,由于它是幼虫,所以我把它放了。我在这里也不再来讲解了(前面讲解了不下三遍了)。
快乐的时光一蹴而就,转眼间已经晚上4:30,我们满载而归,踏着轻快的脚步回了地铁口,下次再见!
这一次的捉虫之旅就结束了,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作家希望下次和我一起去呦。
夜晚寻鱼记
之前,我天天给大家讲我对昆虫怎样地了解,写我给大家讲了多少和大家去捉昆虫。其实,我对鱼类也略有了解。今天,我变个花样,来写写我去抓鱼的经历吧!
我这一次没有同伴,只有我和奶奶去。由于没有同伴,安静得多。我们的运气也是特别得好,刚来就看到了一条很大的大鲫鱼。我十分开心。不过,刚要下网,它就飞快地溜走了。我不禁惊叹道:“我的天呐,一条小小的鱼居然拥有着如此惊人的速度。”我奶奶也告诉我道:“鲫鱼可是十分难抓的。我在小时候就用网抓过,它们一下子的爆发力很强,用网是十分难抓的。要是没有鱼叉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捉不到大鲫鱼。”我听了这一席话,也理解了这个事情的不易。
在之后,我们又看到了一只大鲫鱼。我发现它们逃走是因为有巨大的水波产生。于是,我用网悄悄地伸过去,几乎没有水波,鲫鱼也没有察觉。于是这样相持三十秒后,我还是赢了。终于捞到了一条。这时,我特别有成就感。
蚁穴
幼特们我都介绍过了,我也要来开一个新篇了。今天,我要来介绍动物的巢穴,今天来写一篇蚁穴。
你们去找/判断蚁穴的位置吗?那我来教一下大家。
一般在树底下就是蚂蚁们的家,所以在树底下的一般都是蚁穴。蚁穴的形状十分像一个土坡,那个“土坡”尖尖的,好像是一个城堡,是蚂蚁们的专属家园。蚁王和蚁后就在这个大“城堡”里快乐地生活,繁殖后代。
你们别看蚂蚁的蚁穴上面就只有一个小尖尖,但是底下那是一个四通八达,像公路一样。蚂蚁们会在底下挖一条条通道,哪条通到哪里,它们都知道。曾经我去昆虫博物馆看蚁穴的展览时,看到一个蚁穴(真的蚁穴)。它是足有三个成年男子那么大,600多斤那么重。所以,“蚁穴是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小小的蚂蚁,居然做出了那么大的杰作!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一群默默奉献而有内涵的人。
那么,你们肯定就想问了,蚁穴都是很大的、中空的。那么,它们为什么不会轰然倒塌呢?原来呀,这小蚂蚁会“建筑学”。它们的巢穴的选材和开工都很重要。首先,选材方面。它们要选择的是巧木或者有水分但不是很硬的土地(选择前者的较多)。它们会一个个地“人心齐,泰山移”,把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