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由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入景,随着观景角度的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正面看是连绵的山岭;侧面看是陡峭的山峰;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就是不同的样子。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自己身处在这座山中。
大诗人苏轼,感悟奇妙的自然景象,充满理趣地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认识就不一样。要获得全面的认识,就要跳出“此山”,俯瞰全貌。
通过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懂得了:看问题,不要光站在自己的这个角度,也要站在别人的那个角度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