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端午节的来历(韩希)
2016-05-13 19:15:55 来源:自创 作者: 麒麟门中小三年级韩希 【 】 浏览:733次 评论:0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相信这首儿歌大家都会唱,今天我们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吧!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有一次,他对皇帝说:“大王,请勿听小人谗言那!”那时皇帝根本不听屈原的告诫,只听小人谗言,把屈原流放了,屈原万分伤心,写下了一首不朽的诗---《离骚》。不久以后,因皇帝没听屈原的告诫,楚国大败,四分五裂,百姓不得安宁,屈原悲伤万分,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入江中。

    后来,当老百姓知道了这么一回事,就一边划着小船打捞屈原的尸体,一边把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螃蟹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尸体。后来渐渐的就成了一种习俗,这种习俗是专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2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0
还行
0
支持
1
真棒
0
不错
0
搞笑
0
深奥
0
不解
0
吃惊
Tags:端午节 最后更新时间: 2016年06月06日15时45分09秒    责任编辑1:韩希 责任编辑2:张茉莉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小诗一首(夏天) 下一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续写..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