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给大家听一首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歌词里的节日就是即将到来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重五节、解粽节、女儿节、龙船节等。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后来,端午节也流行于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
端午节的来历妇孺皆知,就是为了纪念抱投泪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龙舟竞赛是为了打捞屈原的遗体。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虾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把雄黄撒入江河,把水兽毒晕,不让去吃粽子。有些地方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说法。可是,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前古越族纪念龙神的节日。端午节时人们会在门口插上艾草驱蚊,为了保佑平安,小孩子们脖颈,手腕,足踝上有一个叫“长命缕”的线。大人们会喝雄黄酒,来防止生病,我们要在额头上用雄黄写一个“王”字,一用来驱蚊,二用猛虎之威,驱赶妖魔鬼怪。
你知道端午节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