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唐朝诗人虞世南写的《蝉》里的诗句。他也是一位书法家,余姚人,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蝉》的全诗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五言古诗,诗人在初唐时候创作了这首诗。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一、二句通过描写蝉来比喻诗人高洁的品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认为蝉声远播不是因为借了秋风,而是因为站得高声音才能传得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
现在,人们常常引用这两句诗来强调人自身能力的重要和人的内在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