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看到了“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对每篇文章的题目很感兴趣。如本篇的题目对仗就十分工整,“陨大星”对“见木像”,“汉丞相”对“魏都督”,“归天”对“丧胆”,其他题目亦是如此。这些题目言简意赅,直接概括了一章的主要内容,使人对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读者光看目录,对三国的情节曲线就了如直掌。同时,这些题目也为文章增光添彩,看到“武乡侯骂死王朗”时自然高兴万分,看到“汉丞相归天”时遗憾沮丧,通过题目,我们和书中人物同笑同哭。从文学角度来说,这一个个题目都蕴含了深厚的汉字功底,汉文化之美显现无遗,用了对仗的写作手法。我一下子想到了《十五从军征》的对偶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那对仗和对偶有什么区别呢?上网查找后,我得到了答案。对偶只要求万分对应,写出来比较简单;可对仗不仅要求成分对应,两句中字还不能相同,要有很深的文字功底才行。是呀,《三国演义》这所以能成为名著,不仅是因为情节曲折,更是因为有精彩的文字描述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