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关于唐诗的书,名为《六神磊磊读唐诗》。
整本书讨论的,就是唐诗的历史。从李白的偶像谢朓大神,到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从“黄云白日矄‘到“愁心寄明月”,从惆怅小资到慷慨激昂......在诗人们的笔下,世界是千变万化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晓磊,也就是书名中的“六神磊磊”,他的工作是品味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
在他的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的人说起唐诗,通常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顶礼膜拜,上纲上线,不学不是中国人;另一个是觉得枯燥无味,又不切实用,心里给唐诗发张好人卡,宁愿去找成功学和鸡汤约会。”这些人们对唐诗的偏见,认为它仅仅是印在纸上的那几行字而已,离自己很远。
其实,唐诗也可以很可爱,很有趣。
只要你懂汉语,只要你懂得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你就是唐诗的有缘人,你与唐诗之间的距离只有一道矮矮的墙。而王晓磊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翻墙的人。帮人们越过这一道矮矮的墙,让他们看到诗词的美丽。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到与诗歌之间的距离已经小了许多。我感受到李白、杜甫并不是古诗书上的一个个名字,而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着完整人格的人。
在这本书离中,我看到了诗人们的内心。无边的孤寂与落魄,国家落难的惆怅与郁闷,忽逢好友的欣喜若狂......这些都是真实的啊!
诗人们并不是超人,他们也是人,也有恐惧和害怕,正如”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先一句豪气风发的离别,后一句确实小女子般的软弱。
只要在诗词的路上保持好奇心,敞开心怀,保证前方会有无限的风光。让我们一起翻过诗词的矮墙,让诗歌成为我们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