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周南》--《关雎》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共收录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所以又称《诗三百》。主要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其中六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诗经》有颂歌,民歌等,主要反应了周朝的生活情况。
《关雎》很简单,通俗易懂。一年级时,除了《蒹葭》,我最早接触到的就是这首了。这首诗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郎,非常爱慕她。那女郎越采荇菜男子就越觉得她美丽可人,做梦都梦见她、想到她,可见男子是非常痴情的。
《邶风》--《绿衣》
《绿衣》这篇写的是一个男子在怀念自己的妻子。他身上绿色的衣服是妻子亲自制作的,可是衣服还在,做衣服的人却再也见不到了。
人死了也就过去了,但是爱他的人不会就这样把他忘掉。他们会睹物思人,哪怕再小的一个东西也会让他联想起故人,变得悲伤。男子就是再呼唤妻子也永远不会得到回答。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能任性地想自杀就自杀。你死了你的烦恼就没了,但世界上总还有一个爱你的人,想想他会承担的痛苦。死亡是令人恐惧的,但是想想那些集中营里发生的惨案吧。他们每天都要忍受这种恐惧,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我们应该为自己而庆幸,我们是生活在安顿而没有战乱的环境下的。
《邶风》--《燕燕》
这首诗讲了一个妹妹要出嫁时时哥哥送她远去。它把妹妹比做燕子,是总会离开家,去遥远的南方过冬的,这是说哥哥送妹妹去了南方,以后都不太可能经常见面了。描写了兄妹俩恋恋不舍不忍心离开的场景。最后说这个妹妹有多么贤惠能干,孝顺可人,夸奖她思虑切实深沉。
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妹情谊是很深的。我妈妈和我舅舅就是亲兄妹,他们两个小时候就互相关心,一起玩耍,长大后也经常交流。舅舅是个超级学霸,比妈妈大几岁,一年前他和家人一起去了北京,从此不常往来。妈妈很伤心,但是仍然为舅舅的荣耀而骄傲,就像那哥哥送走妹妹一样。
《邶风》--《静女》
这篇主要写了一个男人和女孩约会,女孩没到时就急不可耐。女孩如约到来,送了他茅梗和茅草就令他欢喜雀跃,爱惜不已。这可见这个男子的确很爱慕女孩而且很高雅,不用礼物多么昂贵,只要情意到了就行。
诗经里有很多关于恋爱的诗。要是从古至今都不再有父母安排的失败婚烟,都像诗经里那样自由恋爱,约会,不受父母约束该多好啊。
两本书上关于“彤管”的解释不一样,一个说是是红色管子,另一个说是茅梗。我觉得茅梗更对,因为毕竟是和茅草搭配了送,何况那时可能也没有管子。
《国风》--《慵风》-《相鼠》
这是一篇讽刺性的文章,用老鼠和人对比。老鼠有鼠皮,人也有威仪,老鼠的鼠皮是没有威严的,见了人会溜,但是人有人的威仪,是区别禽兽和人的标志,但是没有威仪的人就和禽兽无异了;老鼠有牙齿,自己却不作为,危害他人,人也有耻辱心,但是不知耻的人也会和老鼠一样危害他人;老鼠有老鼠的样子,人也有人的形体,但是老鼠的身体做的是老鼠的事,人把自己搞得冠冕堂皇却也和老鼠,禽兽干一样的勾当。
这是说人有人形,威仪和知耻的心,但是如果没了他们也就与禽兽无异。讽刺那些“何不食肉糜”的贪官污吏,和禽兽没什么两样。
这些禽兽一样的人要么什么也不管,靠关系加官进爵;要么仗着他人的威风,干一些伤天害理的事,像老鼠一般。可是人们投鼠忌器,就只好放纵他们,假装没看见了。这就是他们令人无可奈何的一点。
《国风》--《卫风》-《氓》
这首诗是一个弃妇或以弃妇的角度写的。她从头到尾把那男人骗她的过程讲得明明白白,告诉大家:错的不是我,是那个反复无常的流氓。她说,男人们大多不可靠,十个男人九个没出息,男人们找女人是寻欢,说甩马上就甩。让女人们不被男人的虚伪所迷惑,导致悲惨的下场。
弃妇说男人都不可靠可能是因为被欺负多了,过于绝对。但是直到现在都有很多女人被男人伤害,连李清照这样精明能干的女人都被男人耍的像个猴一样,那些流氓只要钱,不要人。他们多半是为了谋求一时之快,想得到嫁妆钱财,完全不考虑女人受到的一辈子的伤害。
在古代这样的男权主义社会上,女人主动跟男人离婚不论是谁的过错都会被怪到女人头上,现在有些男人只要有关系就可以适当的逃避法律责任。既然女人都知道离婚会让人嘲笑、唾弃,还是情愿离婚,那肯定是因为那些低俗的男人们让他们比被人嘲笑更加生不如死。其实只要人们动动脑筋就可以想明白其中道理,不过男人们想了也要欺负女人,女人们则没有文化,不会知道集体反抗这样的应对方法更没脑子想这个。
现在虽然大家都说人人平等,还是会有人看不上黑人和女人,这只做到了部分统一。下流男人们在现代这个更发达的时代更是找到了数不清的理由虐待女人和那些可怜的和单亲妈妈一起相依为命的孩子。强奸,打伤,语言暴力,这些都是那些男人的手段。他们自私无知又没有德行。可是你从来没听说过一个女人强奸,打伤,强烈辱骂一个成年男性吧,如果她们干了就会被看成异类,爆料在网上,受人嘲笑。但是为什么女人不能而男人就可以了呢?这有什么区别?
我希望将来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和谐社会。
《小雅》--《甫田之什》-《青蝇》
这也是一篇讽刺诗。把一些给政治家进谗言的小人们比做追臭逐腐令人讨厌的苍蝇,十分贴切生动。说苍蝇见缝就叮,不弃不舍,而那些小人拼命地给政治家献谗言,挑别人的刺,而且会一直这样,不会悔改。
每个政治家或重要人物旁边总会有一些进谗言的小人,他们总会给自己不喜欢或和自己对着干的人挑刺找麻烦。但是有些人就会因为以前的相信而盲目听信小人的谗言,不少皇帝都是因为宦官小人的馋言和愈来愈大的权力亡的国。但是仍然有一些精明干练的皇帝,会根据自己的观察做决定或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就不会被小人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