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跟胡小厨做好了约定,写好了事项,我就出门去单位开会了。
晚上我想写好材料再回家,结果两件事导致时间不够,胡小厨这时也打电话来投诉胡爸,我不得不回家。
餐桌旁我边吃饭边询问事情原委,边推测当时的情况,并请两位当事人对我推测的做出反馈,推测过程基本差不多。我分析了两个关键事项,第一件是胡小厨自己没有觉得违反跟我的约定,因为她是从时间的角度做判断。胡爸语气不好,一是觉得她违反了约定中的一部分,二是会担心我知道后回家又说他不监督。第二件是胡爸会将设想的当成既定的事实,且不探究是否属实的情况就开始后续的行为,导致胡小厨情绪爆发。
我说完后,胡小厨说,手机的事就解决了?我说,那你说你还有什么问题?
你爸第一句话有情绪,是你有违反的行为在先,虽然事情也不大,但是约定就是约定,你要么遵守,要么谦虚地解释清楚,而不是觉得自己毫无过错。
第二次他异疑你的原因我也帮他分析过了,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任何事情要询问后再决定下一步,而不是把设想的或者想象的当既定事实处理。
她貌似心里应该没啥问题了,反而转向讨论想象这个事,聊起学校八卦,说她也会只是因为别人的传言就会相信某个人是那样的。我说解决这个问题的两个方法,一是不要太关注八卦的事,对一个人的认识是需要自己接触才能了解的;二是但凡是人,理解就不同,所以就很容易“以讹传讹”,最后变成四不像,已经跟第一次的说法相去甚远。王牌对王牌里那个搞笑的节目,不就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嘛。
不知道她最后有没有想通,反正已经教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