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无数,能名留青史的较多是西方的洋人。能在国外刻下名字的华人就更少了,而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童第周了。他作为中国胚胎学之父,也是克隆学的先驱。
儿时的童第周生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不过在后来,因为家中有五个孩子,所以生活是较为吃力的。哥哥和童第周在父亲的影响之下,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种子也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有一次,童第周在楼梯上见到一排极其整齐的小洞,好学的童第周向父亲询问道:“这一排小洞是谁凿的呀?”父亲说:“这是屋檐上的水凿出来的。”他听父亲说的“一派胡言”立即反驳道:“水零零散散,滴在身上,毫无一丝疼意,怎能将坚硬的石头凿出洞来?”“你要知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人也要这样,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所回报。”父亲说道。儿时的童第周还不懂这个道理,但在后来,他将此做为格言,为生物学做出了一番贡献。
20世纪初期,童第周的父亲去世了,这对童第周的打击很大。只有13岁的童第周正在上中学,高中毕业的哥哥去县里最好的初中教书,温饱问题解决了,家里多多少少的省了一点钱给童第周上学。
1914年,童第周高分考进复旦中学。而4年后,1917年,童第周毕了业,他本是想和哥哥一样去一个不错的学校教书,能赚点钱养家。但他此时的导师却不让他这样,他对童第周说:“你千万不要放弃学业,未来的路还很长,你可以去比利时留学,那里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实验室。但等你有所成就后,干万别忘了你的祖国。”于是,童第周便出国了。因为成绩优异,在比利时上了一个很不错的大学。
要知道,华人在当时的西方世界是极难立足的,处处受人排挤。一方面,童第周要应对当前的学业,另一方面,又要解决温饱问题。童第周初次来比利时,刚开始连地铁都不会坐,住在最廉价的旅舍中,常连饭都吃不上。
后来童第周与叶疏芬成为夫妻,叶疏芬堪称东方的居里夫人,她对童第周的帮助是极大的。她与童第周合作完成的论文,占总论文的61%,多达54篇。当时他们还在比利时,童第周在读博士生。因为穷,无法一直依靠家庭交学费,28岁的童第周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有了家庭,有了暖和舒适的住处,童第周算有了精神寄托。1937年,童第周33岁,在比利时落草。
童第周有着很高的学历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成果,让他在当地拥有高端的实验室和实验器材。一个以华人身份的生物学家,在比利时这样纯西方文化的地方,哪怕有论文都很难被采用(国际上的竞争关系)。但童第周在比利时工作期间,有12篇胚胎学的论文以中国人的名义作为专利命名。可见,童第周的立场是极其坚定分明的。
1945年,童第周回中国6年了,有更完整的自己的家,有了孩子、妻子。但有了家庭,一方面面临的是贫穷。叶疏芬、童第周夫妇一心钻研实验,经济危机对童第周这个庞大的家庭的负担是很大的。1946年,童第周决定做奇尾鱼的实验,但需要一台显微镜。有一天,童第周在小巷里溜达时,路过一家老店。他进去看了看,发现有一台老旧的显微镜,但费用仍让他无法支付,东拼西凑加上微薄的家产,终于承担起了显微镜的费用。后来,成为了中国克隆先驱。
当秋日最后一片黄叶落地,秋天——了列火车,默默逝去,而冬天——另一列火车又开入了南京城。当我从夏日的燥热,痒人的梧桐絮中走出,又是天寒地冻相伴。如今,已是寒日节气了,南京是不喜欢雪的,不热爱奔放的雪让他滋润的肌肤干燥,不热爱零下二十多度的天寒地冻。不过,这样的冬天也是有阳光的。
早上六点整,小猫依偎下,我便从梦乡中被唤醒。当时天只半亮,不多时,阳光便从玻璃中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一声招呼也不打。起初是从未发现它的,只见我的影子越来深,越来越浓。再回头,望见他无顾忌的照在我的身上。
我是习惯晨读的,起的是早,在出门之前有大把时间读书,阅读,默读,大声的读出声,怎样都行的。大多时间,我选择了阅读。早上是很冷的,四五度左右,我常穿衬衫与羽绒服,把窗户开到最大,热空气与冷空气的碰撞,像蒸烟一般的气体,清晰可见。一觉睡醒,是迷迷糊糊的,凉风袭人,让我清醒了不少。
早已把小猫当作家人了,它十分熟悉冷空气比热空气重的物理原理。冬天它更喜欢在高处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