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都知道《文选》,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若不是这部《文选》,许多好诗文可能都会在历史上消失。说到《文选》,就必须要提到它的主持编撰者——昭明太子萧统,这文选也因此又叫《昭明文选》。
一个秋日的下午,我们来到了静美的前湖,面对着“台想昭明”,在湖光山色中听王子故事。
萧统,生于公元501年,卒于公元531年,南朝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深受朝野百姓爱戴。英年早逝,谥号昭明,史称“昭明太子”。
公元501年,南朝齐最后一位小皇帝萧宝融已经无法把持朝政,许多文武大臣就趁机控制了朝政。其中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将军叫萧衍,这一年,他家生了一个小男孩,取名萧统。萧衍非常高兴,把他视若瑰宝。公园502年,齐和帝禅位于萧衍,齐国灭亡。萧衍建立了南朝梁,史称梁武帝。萧统的地位也进一步升级,从大将军的儿子飞升为太子。
萧统聪明好学、谦恭孝敬,对百姓也非常好,百姓们都非常爱戴他。大家也希望他能早日上位。此时的皇帝已经60多岁了,经常修道,到庙里当僧人,国家还得花十几万钱给寺庙,把他来赎回来。就这样梁武帝和昭明太子的执政相互交替。过了没多久,昭明太子的妈妈丁贵妃薨了,昭明太子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可是梁武帝被一个大户人家说服,用了他们家的地埋葬丁贵妃。在安葬完之后,有一个风水先生对昭明太子说他妈妈的墓地对他极为不利。太子急忙追问,怎么样才能避灾?那个人说,做一些蜡鹅放进墓里,就可以把他的灾祸移走。昭明太子好奇地问,移到谁身上?这个人回答,移到梁武帝身上。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终于传到了梁武帝的耳朵里,梁武帝自己并不相信,最终因好奇和怀疑,让人把给墓地挖开。结果不看不知知道,一看吓一跳,贵妃的坟墓里,满满当当的全都是蜡鹅。梁武帝大怒,赶紧命人把蜡鹅都给扔掉。从此他们俩父子关系正式破裂了。但是昭明太子还是正常去读书台读书学习。不读书的时候,他就在玄武湖里玩。有一次,因为他玩得太happy了,不小心掉到了水里,侍卫赶紧把他打捞上来,还好,只不过大腿上划了一道口子。结果伤口越来越严重,过了几天还死了。侍卫们总是想不通,就这么一点大的伤口,昭明太子怎么会死掉呢?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他应该是得了破伤风。是种厌氧菌,在陆地上不常见。但是在水里这种无氧的环境,破伤风病菌就会存活下来,碰巧就进入了昭明太子的伤口里。
萧统死了,梁武帝非常伤心,命人厚葬萧统。
有一个老太监侍奉过昭明太子,知道太子生前有两个非常喜欢的宝贝:紫玉杯和琉璃碗,随太子陪葬了。他动起了歪心思,准备盗墓。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那个老太监,挖开坟墓,拿走了紫玉杯和琉璃碗,还有很多其他宝贝。他坐上了小船往城外走,天上飞来一群燕雀一直跟着他。巡城官兵觉得很奇怪,跟着燕雀抓到了老太监,问实际情况。老太监一五一十的从实道来。巡城官兵把情况上报给了梁武帝。梁武帝命人把紫玉杯和琉璃碗赐给了萧统的次子,其余的宝贝重新放回了墓里。并命人选一良辰吉日,重新把太子的坟墓封上。那天,来了很多人,正准备开始挖土的时候,数万只燕雀飞来,每只燕子都衔着泥土,填到了昭明太子的坟墓里,居然把坟墓填出了高高的坟冢。
自此,前湖就叫了“燕雀湖”。后人在昭明太子的坟墓旁边建了一个亭台,叫“台想昭明”,以纪念昭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