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门东,因处京城南门以东而得名,是南京老城南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牌坊黛瓦马头墙,明清古巷;世家商贾杂居地,荟萃人文。蒋寿山故居就坐落于此。
蒋寿山是淮阴清江浦人,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老乡。他着靠赶毛驴发家致富,人称“蒋驴子”。他不仅富有,人称“蒋百万”“蒋半城”,而且是一个大善人,与人以信,可谓是“富而好儒”。不过,这赶毛驴怎么就会赶得这么富裕呢?
其实蒋寿山出身贫寒,他从小跟着他的父亲一起赶毛驴运货。当时运输界有“十运九偷”的说法,货运的人基本上运什么都会偷一些,要不然运输一次几乎赚不到钱。但蒋寿山家运输时却从来不偷东西,他们家的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好了。小蒋寿山从大蒋身上学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诚信。
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建立,把南京更名为“天京”。这一年,蒋寿山已经20多岁了,依然操着他的老本行。太平天国的建立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蒋寿山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由于他非常诚信,他的名声渐渐传入了忠王李秀成的耳朵里,成功进入了忠王府做手下,负责忠王府的所有货运工作。
这样的机遇让蒋寿山家的货运事业越干越大,但与此同时,太平天国的命运却急转直下。终于,太平军要抵挡不住了,清军即将攻入天京城内。忠王李秀成派他运送军饷物资到前方战线,以振军心。运送途中,蒋寿山寿时不时见到溃逃而来的太平军,告诉他前线战败了。于是蒋寿山,就把自己运送的物资金银珠宝扔到了水里,然后在布袋里全部装成了土,继续向前线运输。最终,他被攻来的清军抓住了,清军不知道该处如何处置他与他的驴子,于是出现了争论。他们原本只想留下驴子,但驴子也不会听他们的,他们只能留下蒋寿山,蒋寿山因此捡了一条命。蒋寿山逐渐取得了清军的信任,他悄悄的去水里找到了那些金银珠宝,埋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后来找到机会带着财宝溜走了。
这么多钱肯定要有正当的来路,要不然肯定会引起官府和别人的注意,于是他继续经营着他的货运生意,还开了许多的店铺,继续保持诚信经营的原则,生意越做越大,终于慢慢的把那些钱融入了自己的商业里,后来人称“蒋百万”、“蒋半城”。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也许他的钱并非这样而来,就是靠着诚信经营不断致富的呢,只是世人非要嫁接给他的一个传说罢了。
有了钱以后的蒋寿山,做了许多善事,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得以青史留名。这老门东的“积善坊”“积善亭”就因他而得名。这人生的道理,正如积善亭上的对联所言“绵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