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文德桥南,有一古巷,名曰乌衣。此乃金陵名地,非遗传承,得刘禹锡诗作《乌衣巷》,名闻遐迩。
《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王谢,六朝望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合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谢家族迁至金陵,江左五朝权倾朝野,文采风流,功业卓著,彪炳史册。乌衣深巷,曾居人中龙凤;名门世家,平添几多成语:淝水之战,东床袒腹,乘龙快婿,东山再起。实乃我中华瑰宝是也。
东晋初年,王导官拜第一宰相,毫不骄纵于家族权贵,家风甚好。一日,太尉郗鉴寻之,问曰:可有愿娶我女者?导大喜,曰:承蒙太尉之厚爱,可派门人弟子前来视之,以告尔。旦日,鉴派予舍人。导之子侄,皆尽之琴棋书画,伟岸身姿,莫不雀跃,唯羲之一人除外,袒其腹于外,卧读于东房之床。舍人回,告之于太尉,大喜,曰:吾欲此等婿。遂将其女配之。
同期谢氏,有一青年才俊,名安。安不喜荣华富贵,不愿为官,遂隐于东山,终日与羲之为乐。他日,前秦苻坚来犯东晋,元帝请于安,望其保晋。安不自愿,勉强为之,丝毫不问抗秦之势,与众人下棋。而其弟谢玄多次问于抗秦之事,遂命其弟谢玄抗于前秦,玄不自信,问安,不答,遂自抗。大败苻坚。
且说,琅琊王氏,家族绵延,一千七百年不断,为宰相者九十二,为皇后者三十六,为驸马者三十六,为其他大小官员者难计其数。何以如此兴盛?其中有一家训,弟子必守之:言宜慢,心宜善。此乃王氏家族之所以兴盛也。
乌衣、深巷,低调内敛中彰显高贵。东床袒腹,仍是乘龙快婿;东山归隐,再为股肱之臣。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呜呼!实力就是魅力。
癸卯兔年,正月廿一,游学至此,深怀快意,遂成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