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给岁月以记忆或是给记忆以岁月(邓霁轩)
2023-07-08 10:23:06 来源: 作者:南师附中 高二 邓霁轩 【 】 浏览:429次 评论:0

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找到人采访,所以只好就着在《活着为了讲述》一书中作者提到的童年生活以及展示出的时代记忆谈谈。

马尔克斯小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是由外祖父母带大的。20世纪的拉丁美洲大部分时间都在内战中度过,外祖父是一位经历过长期内战的退休老兵,他们为政府打了太多年的仗,以至于养成一种习惯,习惯用战争与死亡看待和标记自己的生命。他们会说类似19岁时经历第一场战争,20岁第一次看到哪个熟人从身边死掉等。现在我们用以丈量自己生命的刻度往往是通过学业与工作或者是结婚与生子。而他们用战争来标记时间与生命,但在他生命的后半段,战争结束了。失去了战争的生命似乎变成了永恒的等待。因为当年为政府征战前得到的许诺是退役以后会得到非常丰富的退休金,那就是他们的等待对象。但因为承诺的数额庞大,政府根本无力支付,甚至根本没有打算要付,于是他们就一直等。时间就好像橡皮泥一样,在战争中被一节节断开,然后在战争后揉成一团,被无限拉长,近乎停滞。

内战结束后就是接连不断的独裁。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独裁者,是因为人民再也不愿意内战,于是交出了自己的自由用以和独裁者换取秩序与和平,达成了一庄魔鬼交易。独裁者出现以后,开始用高压的手段让人们忘掉那些不方便的事,实行记忆管制,编造记忆。当没人提,也没有讨论,也就等于那些往事不存在了。而这在城市里很方便实现,比方说用铺天盖地的新的信息掩盖掉旧的信息。造成了一种遗忘,残酷而且不可逆的遗忘,不是心中的暂时的尚可补救的遗忘,是真正死亡的遗忘。但有留在农村的中老年人,他们承担了更早之前的内战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他们实在很闲啊,几乎有无穷的时间慢慢咀嚼自己过往的经历。于是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记忆容器中,一边是独裁者的统治下几乎没有任何记忆的由年轻人组的城市,另一边则是由内战记忆统治了一切的没有什么年轻人的乡镇。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记忆,什么又是遗忘的帮凶,看上去是不言而喻的。在遗忘的同时,人们生命出现了自己也察觉不到的盲区。因为别人都忘了,以至于还记得的人也随而怀疑自己的记忆。真实发生的事,转而变成虚幻。无从证明的记忆,转而变为魔幻。一段连一张照片记录都没有的时间,不得不让人经常怀疑这段记忆的真实性,我不知道这段回忆是因为真的深刻而铭记,还是因为我总是企图去证明这段记忆而在完善它,从而让它变成了似乎是珍贵的回忆。

书中失忆的人身边一个个荒唐的标签贴满了屋子,就好像身边城市产生的各种束缚,充满生活的符号,我们有时候因为这些所谓的符号而忘了自己为什么活的这么累。不管是时间还是生活本就不是有意义的符号,真正的历史是一种相当偶然的琐屑的存在,真正的生活也是由人的行为不断的构成的,真正的生活是大量的、日常的,所以让人们常常视而不见。这些生活在传统的历史视角之外,在当下流行的意识形态之外,但就是这些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丰富独特的存在,不仅仅在于他正在进行着的当下即时的生活,而且还在于他的已发生的已经流逝过的岁月中的生活,过去的生活通过记忆被个体葆有和珍藏。而如果个体都从相同的意义去记忆,那么个体实际上将被取消,个体成为没有记忆的人,这便是“遗忘”的发生。

大概这就是写作或者摄影最初的价值吧。就是寻找失去的时间,撩开集体的无记忆,去还原生活在日常中的本来面目。也许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尽相同,但我们都是在真实的记录着,记下一些事,拍一拍生活中没什么用但可以独属于我的小物件。生活就是由拍下,记下的这些一个个小物件,一件件小事情组成的。我们在用笔尖轻轻雕刻生活,用胶片慢慢地敲打时间。

5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0
还行
0
支持
0
真棒
0
不错
0
搞笑
0
深奥
0
不解
0
吃惊
Tags:记忆 岁月 最后更新时间: 2023年07月10日07时50分45秒    责任编辑1:高亦勤 责任编辑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给庄子的信(邓霁轩) 下一篇观《夏洛的网》有感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