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的学程周如期而至,主题是“动”感世界,我们班的主题是“水生动物”,下面就开始我们的学程之旅吧。
周一开启了项目启动仪式后,每个研学团队确定了分工任务,我们组名字叫“智多星”水母研究小组,成员有:郑艾希、张皓洋、李润童、王子文,我负责查阅资料,而且我特别擅长查资料,这下我们组汇报可能会更好。
周二的语文特色课程上,我写了一篇童话《蜗牛变快记》,蜗牛总是被萤火虫干掉,蜗牛家族也所剩无几了,于是宙斯把蜗牛变快,让它们逃过了萤火虫的追捕,还在跑步比赛上赢得了冠军,这下它们居然开始欺负别人了……
在参观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时,我了解到白鱀豚属于“功能性灭绝”,人们最后一次在野外见到白暨豚,是在2004年的长江南京段。我在那里还见到了白鱀豚的标本,发现上面布满了鱼钩的洞,好可怜。我心里在呐喊,大家不要再捕鱼了,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家园。
周四的研学课,我们全年级去了红山动物园,红山动物园是中国第一个不让动物表演的动物园,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例如蝴蝶是节肢动物;蜗牛是软体动物;河豚是哺乳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不过我最喜欢的是猴子,我听老师说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只猴子天天挨家挨户地“敲门”,大家觉得这猴儿很吵,就送给动物园。可是它在动物园也不得安宁,因为它相当猴王,还挑衅猴王,于是猴王很生气,让它永远待在船上不准下来。可是这猴儿夜里会偷偷爬上岸,猴王就更生气了,让许多哨兵在一旁不分昼夜地看护,不让它上岸,结果这个猴儿划竹筏的能力很强,终日漂泊在水上,因此就有了“水上猕猴”的故事。
到了周五,在每个小组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后,学程周结束了,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收获满满,大开眼界,鼓励我后面学习更多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