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学习生涯中,遇到过许多老师,他们各具风采,在不同学科领域为我传道授业。然而,李老师却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在我的记忆长河中熠熠生辉,她的教学方式与人格魅力,都与众不同。
初次与李老师相识,是在那几节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音乐课上。本以为会沉浸在音符与旋律的海洋,可她却将《论语》《道德经》娓娓道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她还让我们将这句话熟记。同学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她更适合当历史老师,有人称她为“李子”。但不可否认,她讲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哲理,都充满趣味,引人入胜。张钰琦还认为李老师这般学识适合来赏能呢!
课堂上的李老师,总是充满惊喜。有时课件已然打开,大家以为终于要学唱歌曲,可她一开口,便又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别处的精彩。她的音乐课,内容早已超脱了课本的局限。她教我们吹竖笛,选的是如《念故乡》《青花瓷》这般动听的曲子。笛声悠扬,带着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李老师的才华绝不仅限于音乐。她自学中医,已然达到了能为家中小病进行诊治的水平。有次班上有同学身体不适,她还摘下银手镯为同学刮痧。那手法,与我在袁家寨旅游时所见的阿哥刮痧如出一辙,让全班同学惊叹不已。
除了这些,李老师还带领我们走进音乐剧和歌剧的殿堂,讲述肖邦等音乐大师的传奇人生。通过观看音乐相关的视频影片、聆听经典歌曲,让我们全方位感受音乐的魅力。
而在一堂特别的课上,李老师分享了她自己的故事。她找到曾经写的文章,念起为房东阿姨所写的文字。那时,因为一些事来到南京的她,人生地不熟,房东阿姨却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阿姨一句“小李呀,外面的鸭血粉丝不好,想吃的话阿姨给你做。”简单质朴,却饱含温暖。李老师用她平实的文字,将真情实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她在音乐之外的另一面。
李老师的教学方式并非被所有同学接受,可她的课,却实实在在是我最期待的。她就像一位引路人,带着我在诸多领域穿梭,不断拓宽我的视野,丰富我的内心世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