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的水气扑面而来,坐到舟上,随波漂流。当我回到故乡,仍仔细品鉴这意境无穷的桂林山水时,他们何尝也不是一堂语文课?
最难忘的便是山。山中郁郁葱葱的树木长出新芽,有的岩石嶙峋的怪状,似与天公比高。粼粼的水面反射阳光,映照在我的脸上。回头一望,亭亭象鼻山正在悠然饮水,悄然而立。凝视象鼻山,仿佛身后的一切都成了蒙蒙的背景,似一幅水墨画。对呀,这水墨画用色真是巧妙至极,大自然将浓淡不同的绿依次涂抹在高低不同的山脊上,水边层层叠叠的鹅卵石恐怕是用小巧的碧色点染上去的吧。大自然又执起了一支蘸满淡淡朱红的细细狼毫,晕染开天边的一痕波光。这样精妙的山水画可不仅能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品鉴,在桂林山水中依然完美呈现。
远处刀削斧劈的每一座山,每一道峰,都紧密或疏落地排列在水中,恰似汉字的间架结构,苍劲有力,翩若惊鸿。君不见那轻描淡写的一笔,曾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谈,君不见那一撇一捺,一竖一横,都饱含着中国汉字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根,都浓缩成了语文书后薄薄的几张书法。
在桂林这个语文课堂上,我抛下沉闷的教室,独立于悠然的山水之间,于水墨画里,于山峰组成的“汉字”中,探寻我们中华民簇的深厚底蕴。
天边,一段残阳如血,朵朵粉红色的晚霞在天空中绽开。船夫粗犷的嗓音中多了一份柔情:“桂林山水好唉,美则美唉,五千年传承,美丽落漓江, 莫问客家人……”听着这熟悉的曲调,我的鼻子一酸,泪几乎要流下来。有多久了?从小时候我便离开家乡,但心中仍是想念家乡。每当上语文赏析课时,耳边总是会响起那清幽的曲调。伴着蒙蒙水气和那化不开的语文气息,我,醉了。
泛舟于漓江的“十里画廊”上,看江水荡漾,望天边残阳。这情景,我无论用上多么华美的词藻,多么平整的韵脚,多么绚丽的故事,也唱不完,说不尽。我所能的,只是用那只纤细的名为语文的毛笔勾勒出寥寥几笔轮廓,道出那韵味无穷的水乡情思。
夜,已深。天空似一块染着墨色的丝绒,一伸手就能触到那有质感的温暖,就像故乡的感觉,那淡淡的,却一直令我魂牵梦绕的思念。而那远远的由山峰岩石组成的汉字,也隐藏在夜的幕布下了。
在桂林这个语文课堂上,曲已终,人已散。可那浓厚的文化气息不会散去,它们伴随着我对山水的理解与品悟,对家乡的爱,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在我不散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