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28日,一早就被一条新闻吸引:陕西宁陕实行15年免费教育,卖政府办公楼建学校。上网搜索后细读了报道,感慨万千。
一罐咸菜引发的免费教育
“县委书记对学生捧着的玻璃罐产生好奇,打开一看全是腌咸菜。学生说:‘一周就靠这罐咸菜下饭。’宁陕教育改革由此提上议程:2008年,免费职业教育;2009年,免费高中教育;2011年,免费学前教育。至此,15年免费教育大局已定。”
县委书记看到的罐装咸菜我上学期间吃过,陕西当地叫浆水菜,通常用萝卜叶子腌制。和宁陕一样,我们地处秦岭山脉,山高路陡,学校距家比较远,班上有个同学家离学校25里路,因交通不便,即使乘公共汽车,下车后还需步行十几里才能到校。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住校,学生可自带粮食在学校食堂蒸饭,但下饭的菜只能自己解决。学生每周回家一趟,把这一周要吃的菜都得带上,绝大多数学生带的就是浆水菜。家境好的,会把浆水菜用油盐炒一炒,压满一缸子或罐子或玻璃瓶,但大多学生所带的菜就用盐和辣椒面把浆水菜拌一拌。气温稍高,到后半周菜就发馊,为了能多吃几天,有的学生就往菜里放很多盐,成了真正的“咸”菜。
当地的孩子们大约和我们当年一样,并没觉得这是多么艰苦的事情,陕西人能吃苦耐劳,农村人能承受一切苦难,所求者甚低,只要能平平安安过日子,他们不对政府提什么要求,一切的艰难困苦都可自己承受。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美德之一。
但是,宁陕的领导们没有把这种坚韧和忍受当成自己好为官的温床,他们从群众中来,能想到为民众谋福祉。宁陕没有豪华公厕之类的形象工程,没有宽敞明亮灯火辉煌的景观大道,甚至政府也没有像样的办公环境,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就是在这个仍然贫困的现状中,却在今秋做出惊人之举——率先在全国贫困地区实现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每年要投入近40%的地方财政收入,包括县委书记、县长在内的全县领导干部,3年内不得换新车,出差住宿费每晚不超过120元。县委宣传部“打了很长时间报告,县里才拨下600元,让我们从网吧里淘来这台电脑。”宣传部职工觉得“总比以前那台好”因为这台是“新电脑”。
为官一任,如何造福一方?
没有哪位领导愿意任职期满后留下骂名的,都希望自己离任时能有“万民伞”相送,都希望自己的功绩能被上司赏识,但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同的“官”却有不同的做法。有人希望自己任内辖区能光光鲜鲜,看起来很好看,所有在大连有了骑警后,某些不具备能力的地方也要搞骑警。有人寄希望于风水让自己升官发财,所以不顾百姓是否方便,花公款买一架退役飞机放在大街上。有人希望讨好上司得到提拔,专门挖空心思投其所好去送礼巴结。也有人用权大肆圈钱作风败坏生活腐化。种种劣行不一而足。在和平年代,有功没功的都要躺在权力的温床上为所欲为,早就忘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他们已经忘记了这个“官”还有个名字叫做人民公仆。七品芝麻官都知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一些现代的官老爷却忘记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个口号应该没有哪位领导反对,但很多的领导往往有一个固定的假设句:“如果我们更有钱一些,我们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我们不想怀疑这些领导的诚意,但我们更赞赏宁陕的领导们在现状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事情。
办教育是长线投资,是栽树,难在短期内见到果实,但确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二战后的日本一穷二白,但日本政府用严厉的法律规定保证孩子必须接受良好教育,日本经济的腾飞与此不无关系,但我们很多领导对待教育问题却仅仅停留在口号第一上。宁陕已经为全国做了一个榜样,如此一个贫困县能够做到15年教育免费,全国又有哪些地方不能做到呢?
每个地方都有实际的困难与现状,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同一本经,不同的和尚来念,想必重读的地方不一样。怕只怕就像本山小品《牛大叔提干》中那样,一桌一桌的饭菜可以倒掉重做,但远比这费用要低的玻璃却“无钱”解决。我们希望更多的领导能发现“学生的咸菜”,更希望领导们能从“咸菜”中做出“免费15年”的决定
社会需要光明正大做好事的风尚
记者在宁陕采访时,当地多位官员表示,宁陕推行免费教育有自身优势,“我们人口基数小,2011年全县学生才9146人,这是其他地区比不了的。如果我们也有好几万学生,按照我们的财力,也搞不了免费教育。”因此当地干部表示,不愿宁陕的免费教育对其他地区产生压力。
宁陕是个小县,也是个贫困县,学生基数不大确是事实。宁陕官员也很低调,不愿因他们的免费教育而给其它富裕地方的、大地方的领导们造成压力,从品质上来说,很可贵,但从另一个角度,却反映出了社会的一个不良现象:总有人对做好事者说三道四。实心实意做好事者不敢光明正大地光荣,反而偷偷摸摸的,因为这有可能破坏某个层面的潜规则潜平衡,从而成为众矢之的。这是现实,很可悲,很无奈,很让人心凉。
“根据人口发展趋势,宁陕的生源会逐年减少。我们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地方财政收入将逐年增加。这样一对比,推行免费教育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当地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如此说。宁陕的学生基数确实小,这位工作人员所言非虚。宁陕一直在为其它地方的同行们减压,但这种现状在哪个地方是例外呢?哪个地方又没有“财政收入40%”这个数据的存在呢?反过来说,一般富裕地方的人均财政收入总是高于贫困地方,虽然学生数和经济总量基数都大,要实现学生15年读书免费所花费的代价应该远远小于宁陕。最起码不会给宣传部批600元钱让其从网吧淘电脑,最起码不会卖了政府办公楼给学校建房子。网上还有某政府网站公开采购办公电脑单价预算超4万元的记录。所以,不在于能不能做到,而在于想不想做。同理,我国这么多年教育投入不能突破4%,这个数据也够让全国人民汗颜的。
有的领导做事情像诗人写诗,要求自己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定要搞出特色,但做人民公仆毕竟不是作诗,宁陕已经做出了榜样,真希望这种方式方法能得到各地官员光明正大地效仿和跟风。即使暂时不能做到全免费这种大尺度,但能做一点是一点。经济市场的投资可能会出现失误,但教育的投资绝对不会亏本,仅仅是短期不能见大效而已。
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需要教育来消弭
打开网络,各种负面信息扑面而来,洛阳性奴案与暴打“上访者”,河北九命杀人案,浙江永康九零后少年血腥械斗事件,不断传来的少年杀人案,遍布各地的官员腐败案等等。虽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之古语,但现在社会上各类浮躁因素非常多。各种案件与事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根子上都能从教育的角度找到一些因素。大家都知道暴力类事件多发于低教育程度的人群中,实际上引起民愤极大的某些智力类的违法行为,比如强拆的决策、比如官员的腐败等,其出现的原因也有制约机制不完善的因素,这些还是与教育相关。
民众受教育程度越高,不管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包括社会公平机制的形成)来说,个人对社会的投入产出比就越高,就越能从大局考虑问题,整个社会就越稳定和谐。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民众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文明程度就越高,老百姓的日子就越幸福。
其实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就看现任官是想短期内练练好看的花架子,还是愿意扎扎实实为这一方土地上的百姓练练内功。只要是真心实意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实事的人,老百姓会在内心为他建一座永远的丰碑。
中国古代有传统,“师”与“父”平级,做老师是受人尊敬的,政府应该通过政治、经济、习俗等各种方式,吸引最优秀的人来做老师,让老师成为一种令人尊敬的荣誉职业。真正关心地方发展的政府定会真正地尊师重教,而不是只落在口头上。宁陕县已经实践成功,各地正可锦上添花发扬光大。
今天是9越28日,是圣人孔老夫子的生日。但愿今天走红网络的宁陕县的例子能使各地都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认真实施教育兴国的战略,通过教育更进一步树立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勉好学、明辨是非、知恩图报等种种美德,让领导者都能从一罐咸菜中发现人民的疾苦,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
本文为网易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163.com/special/nj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