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给予欣赏。”来自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的语文老师毕莉媛将此引入教学。从教十余载,她将“欣赏教育”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核心思想,时时、处处、事事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们的优点。通过信任并尊重孩子们,满足孩子们内心的需求,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以欣赏为镜反射美
小孩子没有自知之明,需要从身边的“镜子”中去寻找自己,毕莉媛认为,从欣赏的角度去反射孩子,让他们看到一个“美”的自己,必将会让他们拥有一个好的人生。
小东在班里曾是一个让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孩子。毕莉媛发现,他身上似乎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懒散劲儿:反应慢、动作慢,写作业更慢,课上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可只要一下课,他比谁玩得都起劲儿,很多孩子都不爱和他玩儿。毕莉媛也和小东父母交流过几次,但收效甚微。
可后来,毕莉媛发现小东非常热心,很愿意帮助别人。于是,毕莉媛就开始留心发现点燃星火的时机。一天放学后,小东的妈妈把一本字典交到毕莉媛手里,说是小东放学时在路上捡的,但不知道怎么才能物归原主。机会来了!看着这本字典,毕莉媛心想。
周一,毕莉媛做了一堂拾金不昧的主题班会,最后隆重介绍:“咱们班也有一个拾金不昧的孩子,他就是小东!”当叫到小东名字时,他的脸红红的,眼睛里满是光彩。“点火成功!”毕老师心里暗喜。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小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听到老师们对他的表扬,毕莉媛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让小东知道,让他心中的那团火越烧越旺。
让课堂在欣赏中微笑
毕莉媛认为,“欣赏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凝聚爱的动作,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毕莉媛提出了“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引领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课堂教学思路。在毕莉媛的班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优点本”。毕莉媛介绍说,上面多是孩子们不太美观但很认真的字迹:“今天,我不小心摔倒了,×××把我扶回了教室,谢谢他!”“今天我看见×××帮×××整理笔袋,我要向他学习。”
在毕莉媛看来,欣赏不仅应作为教育者的一种理念、方法和行为,更是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让孩子们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平时毕莉媛还运用评比,采取印小奖、发欣赏卡的方式鼓励他们,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良好的班风。她相信,只要老师有耐心、有恒心,孩子们都能成为行为规范的小学生。
做班主任亦师亦母
2010年9月,毕莉媛迈进了史家小学通州分校的大门。第一次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她发现,原来班主任的工作可以琐碎到这种程度:怎样坐?要教;怎样站?也要教;甚至连上厕所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在这琐碎的工作中,她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亦师亦母”。
在工作中,毕莉媛把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学校在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相结合,做到“天天有反馈,周周有目标”。针对一年级孩子认知能力的特点,细化要求,强化落实,让习惯养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比如在学习习惯方面,毕莉媛会手把手地教学生课前怎样摆放文具、课堂上眼睛什么时候看黑板、怎样举手发言等。
■校长评价
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校长李文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