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听刘瑜《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有感
2020-12-01 16:37:55 来源: 作者: 【 】 浏览:3012次 评论:0

我最想讨论的是她提到的“逃跑”这个词。她说:“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如果你问家长为什么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因为“别人都报了”。如果你问大学生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好找工作”。如果你问职场人为什么干这个工作?是因为“稳定、收入高、让父母放心”。哪怕你换一个工作,也不是因为你喜欢这个新的工作,而是因为你太讨厌上一个工作了。所以,你的人生就是无穷无尽地逃跑。

没错,这就是我们社会的现状。反而是社会上有些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人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挥自己的长处。为什么呢?

不仅仅对中小学学生来说是“内卷”模式,在大学同样如此。本科读完读硕士,硕士读完读博士。我每次问我学生读硕士是因为什么?很少有人回答是喜欢钻研,基本都是不清楚,或者是为了得到一个学历。同时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评价也是“内卷”模式,职称晋升条件水涨船高,至于是否符合自己学校实情,是否能促进教师成长,是否对教育有长远效果,教师的科研价值和科研诚信等问题体现不多。最近国家出台了诸多针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导向政策,学校立马行动就要开始改变一系列评价标准,召集老师们出谋划策。其实,我们如果忘记了教育的本心,不能清晰地定位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各自的目标,那么对应制定出来的政策又何尝不是逃跑的一种模式?管理者如果能经常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定位是什么?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做人做事的底线是什么?那么就能找到让教师回归本心的政策和评价体系,就能看清每次改革的本质和应对的策略。

其实,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是立德树人,这不是本就是教育的基础功能吗?何以变成了当今改革的首要任务?让教师的职责回归原位,让教育回归本心,改革的步伐也会慢慢停下来。但是怎样的评价体系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这才是问题之根本。如果管理者能做到心如明镜,能实事求是,不随波逐流,那么就会有清晰的制定政策的思路。



27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逃跑 最后更新时间: 2020年12月03日11时44分58秒    责任编辑1:胡佳怡 责任编辑2:吴丹丹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诗】我,总被你感动 下一篇【课题研修】《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