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胡小厨上学后,我坐在餐桌旁摸了一会手机。
不知哪天起,大脑中形成了习惯性思考-观察-归纳-预测-验证的毛病,停不下来。今天又想看看我对两个公众号的理解有没有偏差。
上次谈了几句两个公众号的看法,为了不失偏颇,今天可以通过其他人的视角验证我的感受和看法。
翻开微信,发现推送了连岳的一句日历--一想到就做。真是天助我也,最近两个学生的进展很不理想,每次都是你说东,他做西,也不是不想努力,而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正如王院所说,大学生可能真的固化思维已经形成,虽然我不想接受,仍然努力改变,但是的确有时候发现引导研究生比引导本科生更难。本科生可能目标性还不是很强,没有形成自己清晰的逻辑模式,而研究生往往是通过思考、对比和交流会形成自己所在思维圈的思维模式,很难纠正。
推送的名言信息是来自莎士比亚的。
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那时候再空谈该作什么,只不过等于聊以自慰的长吁短叹,只能伤害自己的身体罢了。
——威廉。莎士比亚
顺便往下翻了一下,看到一句爱因斯坦的话——朴素和简炼。
我一生都喜欢精心挑选的朴素字眼和简练的表达。浮华的语句和字词,不管谈的是相对论还是别的,都让我起鸡皮疙瘩。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眼睛瞟到下面是推送的一本《牛津通识读本:设计,无处不在》(这是女儿奴敏感的神经导致的),通过这个链接发现有很多牛津通识读本,不错奥。
莫名地最后点开了《我爱问连岳1-5》的宣传。
对于连岳的风格,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下面这一段:
(宣传中的评价,也是我的感受)
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指责与批判,而是尊重、引导,为你拨云见日,提出可行的参考意见。
睿智,冷静,通透,又不失温情,像一剂良药,苦口却有利身心。
教育自由谈最近旅游,青海美景相关的游记这篇的留言挺多的,能感受到人都向往美好的事物,不喜欢太压抑的感受。昨天是回复了一个读者的咨询,写了一篇“可以自以为是,不能随心所欲”。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完全可以理解他的说法,对于当事人的话,没有点强大的内心,一开始肯定还是有点难以接受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下面一个读者的留言可见一斑。
茅老师犀利的不像话。人家难度不可以脆弱吗?如此真实的记录值得点赞,反思的要求比较苛刻。在没有达到高度时,能真实记录自己当下的跌宕起伏就很了不起了。
这个读者应该是老读者了,可能跟号主还认识,所以留言也很实在。
内省所得:1)再懂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批评和批判人与社会,而是应该给出可行的参考意见,改变不了的也要平常心看待,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是需要时间的。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一切如何发展又怎样呢?关键是做人要开心!
2)面由心生--每个人说话做事风格都与所有成长过程相关,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长为睿智、冷静、通透,又不失温情的一个人,那么我们需要先成为这样的人。原生家庭是每个孩子的命与运的开始,是起跑线的位置。
3)重新理解尊重,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时,事事问自己有没有做到尊重别人。尊重不是客气,是发自内心尊重每个个体!
4)现有评价体系对人的束缚越来越多时还需要更有效的方法。导师成了学生一切责任的源头。
5)有机会还是想换个工作,体验不同的人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