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来的使命是什么呢?
有时候,思考了那么一点人生却又没有思考透彻的人,可能会在孩子们没有动力或者同事比较沮丧时鼓励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你也有自己的使命。对方一般会问,那我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呢?这时候可能作为父母回答孩子时会说,这个还需要你自己去寻找。至少我原来就是这么回答胡小厨的。现在想来,有点苍白。
这回答看似没毛病,却也没有解除疑惑,不疼不痒。
今天看着《静默的音乐》时,突然大脑中把看似无关的几件事联系起来,恼火告诉我,使命到底是什么呢?要么就是你当下认真做的事,要么就是你认真做好当下的事情后就会发现它。
《静默的音乐》男主是个盲人,让我想起另一部印度电影《无所不能》(题外话:男主也是一个盲人,他们都遇到了真爱,都具有一些特殊的才华。这样的电影是很难在国产电影界看到的,这与我们的价值观不在一个体系中有关)。
《静》中的男主是父母给他提供了音乐的氛围,但是长期单调的“听音乐”生活让他开始厌烦,学校成绩也不理想。幸运的是遇到了“唱而不听”的热爱音乐的同学,给予他音乐不同的感受,让他开启了酒吧驻场生活,就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生的伴侣。在一次调音的过程中,由于调音师对他的喜爱介绍了一位声乐大师,尔后,声乐大师要求他停止酒吧工作,开始了静默音乐的行程。严格的作息,正确的练生,最多的是静默要求---不多想不多说。最终男主在老师的帮助下,妻子的陪伴下,父母的支持下,成为了伟大的歌剧家。
这部电影是根据盲人安德烈.波切利的自传改编的。影片中的女主也很漂亮,男主出门她都要充当他的眼睛。女主大学没毕业,主要靠男主经济收入生活。可也许就是她对男主的崇拜和赞美,让男主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歌剧家,才会放弃酒吧工作,接受声乐学习,完成学校律师专业考试,最终等到了自己梦想的实现。也许女主的使命就是真实地对待这份感情,成就了一代歌剧家。影片中最后一个片段是男主第一次参加了明星演唱会后,突发奇想地说已经离家很近,可以下车任性一点想干嘛就干嘛去。女主温柔地说道,现在每个人都想取代你的位置,你确定想放弃最好的机会吗?最后,男主默默地又躺在了火车卧铺上。
女主的角色让我想起翁帆,不论当年怎样的舆论,她却坚持了17年,很多年轻人的婚姻都熬不过七年之痒。从杨振宁的个人成就角度来说,可以说翁帆是有使命的,我想她注定会成为书中的人物。
最近两年同事因为各种原因身体不适或者手术的不少。也因此看重健康,想通工作的事不要那么拼命的也有。这让我重新思考,使命是什么?如果我们尊重每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带着使命来的,那么我们做的每件事只要是认真在做,就是在完成使命。就如上次推荐的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里面的一句话,当我们有真实的生活姿态时都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哪怕是不那么努力。
得到APP有一次讲座中提到在意大利的流浪汉也是有价值的,就是不会参与竞争。不那么努力就不会让内卷更厉害,不会制造“水货”。我们会因为太努力,太赶工,赶出了“水工程”。太努力,也会把不可行的直接执行了,浪费了很多国家的经费;因为太努力,发了很多“水论文”,只是论文,没有产生思想火化,更不具有生产力;因为太努力,为了自己荣誉,也可能教育学生做事急功近利。不那么努力的人也是有使命的,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认可自己,活得与那些很努力的人一样熠熠生辉。
使命,是什么?不是大事情大贡献才是使命,而是你对当下事情的态度和做法决定了什么是使命,是你的格局决定了什么是使命。事情不论大小,认真做了,就是使命;有价值,就是使命。这不是盲目,这是逻辑推理。且看下面推导过程:)
假设:如果我们都相信每个人生来都是有使命的,那么我们就一定会为伟大的人服务过。
推理过程:如果每个人生来都是有使命的,我们就会有使命感,因而认真做每件事。认真做的事就会对人产生影响,那个人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与这件事相关的人,那么可能我们自己会成为那个伟大的人,也可能是其他人,如果与这件事相关的人都没有成为伟大的人,那么因为他们也相信每个人生来都是有使命的,也会认真做每件事,以此类推,那个伟大的人最终就会被挖掘出来了。
写在最后,使命不是事,是使命感。使命感让人认真对待每个人,每件事,认真做好每件事又会产生使命感。如此不断,才是一个好社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