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关于节奏的一点感悟(十一妈妈)
2023-09-15 12:19:34 来源: 作者:十一妈妈 【 】 浏览:441次 评论:0

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关于中国画、写意印象派的赏析和点拨,让我对中国画以及书法的意境到底好在哪里多了一些理解。“中国字由线条和线条构成的偏旁所组成,具有无限的变化,而艺术原理则要求这些字之排列成行,必须排列得巧妙,必须与同一行或其他行的字配合恰当。因为中国字由复杂的成分所组成,所以显现出构图的各种问题。”“从一个字的开始到结尾,再一直到一张纸的末端,仿佛在观赏纸上的舞蹈一般。抽象画的基本理论是‘美是运动’,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史上至高无上的原理的,就是这种节奏的基本概念”。

画的灵动感就像大自然的变幻,而把变幻落到笔尖一张纸上成为固定的画面,再带给观者以灵动变幻的想象和理解,能从中看到主次、远近、内外、动静空间甚至时间关系,成为一幅作品的节奏。

大自然有其节奏和规律、身体有其节奏、每一个机体都是带着自己的节奏运行和呈现的,所以生活作为无所不包的大系统,也是每个人个性化的节奏组成。从要做到怎么做到,念头、嘴巴、手脚协作,就是一个人做事的节奏,如果过程对你来说充满挑战,那就是从不协调到调和出成果;如果过程驾轻就熟,那这个节奏你就习以为常。

规律的生活,有时会感觉到压迫感,因为它把24小时甚至365天可能一辈子做什么事的时间段都框定好了,有目标感的人就要在这个schedule上严格执行,确保每一步的按时完成,就像一颗桃树苗什么季节破土,开花结果。同时这种固定的节奏也带来一种安全感。

节奏带来调和,比如人的心跳是规律运行的,心跳的不规律就带来了身体其它脏器的吃不消,人就会生病,所以脉搏是中医给人看病的第一关。再比如地球行星围绕恒星的节奏(物理学家孜孜不倦地寻找着大一统理论),不管方向上还是速度上,不规律的变化就会带来惯性的显现,让和它相关的部分都吃不消,蝴蝶效应。

生活的节奏,我们注意观察,基本你出现烦躁的时候,那一定是哪个节奏不对了。要么出现在快慢节奏的交流上(甲方的要求对乙方的操作);要么你的节奏被打乱的时候,你因此不保证能按时完成;要么是念头太多,嘴巴或者手脚跟不上完成不了;再或者无聊,手脚嘴巴终于空闲下来有了时间,而没啥念头。

为什么苏轼到杭州,有官府办公,却喜欢带上公文去风景好的葛岭审阅?为什么每个平常的厅室都要起上名字像“雨奇堂”“寒碧轩”?自己在儋州盖的很简陋的房子也要起名“槟榔庵”。这是他的本性追求而暂没有达到的寄托吧,何尝不是把环境带入到自己的节奏的表现呢?所以在他的流放岁月里,他自得其乐,总是来之安之,每个政敌看来是最折磨他的地方,都成了他自由而实干的挥洒空间,在黄州给太守提供杀婴的风气治理之法,到惠州给当地百姓申请免除火灾将要产生的后期修缮税,给广州太守提供治水的方案,到儋州研究医药给当地人治病。

反观自己,有了娃以后,节奏那叫一个快,即便上班改成半天,仍然早上要准时早饭送上学,提前准备晚饭接娃洗澡检查作业打卡按时睡觉,再加上家务活,时常空下来一下,不免在快节奏中感慨时光飞逝,偶尔还会漏掉几个学校的提醒,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所以9月开始弟弟升入小学,由离得近的爸爸送去,这个多出来的空闲,我的感受就是千金不换实在难得。

带孩子,也是在带节奏,孩子天然的节奏是自由的,饿了吃,玩累了休息,困了才睡,睡饱了才起。这节奏不要说老母亲不能接受,大自然也不接受。所以需要调整,这调整的过程就是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是一种节奏上的调和。

学习生活也是一样,为什么好习惯重要?因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再应对新的活动的时候只需要微调,而不用大费周章。我想融会贯通的能力也是如此,你在一件事上生长出思维方式,找到自己的节奏,那么大多数的事情上就难不倒你了,知其一,进而知其十。

所以有时候纠结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写作业的时候要不要盯着,孩子做事你看着着急的时候,可以先理解一下他再按他自己的节奏做事,不是主观故意拖延,再把自己的节奏(有时候是必要的节奏)带给他,比如730出门,晚上930睡觉,如果他问一堆为什么,你有空就“晓之以理”甚至可以讲几个故事点拨他,如果没那个耐心和时间,就告诉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加油!”

就像高血压不是几天养成的,血压低也不是几个月就能治好的,节奏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激励兴奋的状态可以加快节奏,就像你看到心仪的人心脏得到激励,自然跳动加快;而抵触会减慢做事的节奏。这可能会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大多数情况下,节奏需要互相的配合,孩子也在调整自己适应生活的节奏,学校的节奏比较固定,在家可以除去必要的集体活动,孩子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节奏,这样张弛有度的大节奏会影响带动家里面的每个人的节奏。

有时候想,中国画里的几块岩石,几片竹叶,几匹马甚至只是月亮,被那些内心丰富的人画出来,就让人沉醉在画里,写在诗中,物我胞与,大自然赋予的还有多少啊!这种智慧是自然和生活经历本身赋予的,我们通过看传记从别人的经历中结合自己现在的生活,看到真实的相似和不同,不管是剖开来去研究的数理家,还是观察格物至理的哲人,还是触景生情的诗画文人,这种洞察力和共情力给后人带来的也是理解和感知能力的提升。

5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生活 最后更新时间: 2023年09月15日16时43分51秒    责任编辑1:张十一 责任编辑2:吴丽萍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我的赏能观察日记1(庚岐/沿岐妈妈).. 下一篇陪娃写日记-跟踪day2(博雅妈妈)..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