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回老家有些冷,回宁这天,团子有些低烧,看到我们的担忧,他说“你忘记赏能沙龙上那个阿姨说:发烧的时候只要还是活蹦乱跳的,就是好的。”这些话了?我想到在听讲座的时候,感觉他不是很专注,还为此训了他,让我没想到的是,他在自己的状态下把讲座内容听进去了。我总是想当然的觉得孩子应该保持怎么样的状态才是好的,却没有去考虑孩子有他的步调和方式。我一开始跟他说陪妈妈坐在里边听完讲座,等他真的坐到了会议室里,我又想着让他端端正正,耳朵要一字不落听完。潜意识里,我对他的标准在一点点改变。
在吃饭问题上,我得寸进尺的标准变化更明显。
团子是个瘦子,基本上吃饭扒拉几口就完事儿。他小时候,我觉得这有啥,人都有动物本性,饿了自然会多吃,吃不下就表示他不饿,孩子不会傻到让自己吃不饱的。在小学之前,我一直是用这样的想法处理他的吃饭问题的。可小学上了一年,看到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都肉墩墩的,而我们还是个干猴子,身上肋骨根根分明,我就有些着急。问了几个小朋友,他们一是吃的多,二是普遍牛奶喝的多,偏偏团子不爱喝奶。所以,我给他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喝下一瓶奶,每次吃饱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多吃一口,慢慢让胃变大。
现实情况是,喝奶依然很困难,但是起码在我的督促下,他会经常性分时段喝完一瓶。当他说自己吃饱了的时候,我说再吃一口,他也能接受。可看到他吃下去一口,我会继续要求他再吃一点,就是因为这样,经常会弄得孩子和我都不开心。看吧,我是多么不知满足,就像是一只饕餮兽一样。当他达到了我的预设的时候,我已经很贪心的又提高了标准,并且忘记了自己的初设目标,用贪心来衡量孩子的行为,所以对孩子总是不满意。
在家里我有听育儿书的习惯,团子在场的情况下,他也很喜欢听。听到有的章节,他会点评:“你是这样做的”或者“看,这说的就是你。”
有些案例很贴合我的情况,我听的内心有些懊恼。但孩子对我的评价,一直是积极的,哪怕他发现我符合书中那些负面行为,他也在给我找理由:虽然你哪里不太好,但是你努力改正了,你还有这里那里做的比书里说的要好。以前听到孩子这样说,我会觉得我这个妈妈还不错嘛,你看,孩子多认可我。现在孩子再这样说,我却觉得很汗颜,平时我总是挑剔孩子,哪怕他一点点的小过错我都能引申为长篇大论,却没有从不好的背后找找出发点,想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也没有想过替孩子解释他这种行为的理由。总之,我就是固执的认为,孩子是故意使坏,我已经给他下了结论,所以他的种种行为就是论证这个结论的论据。但是孩子不同,他就像是一个辩方律师一样,总在给我的行为寻找好的出发点。从这点来说,孩子爱的纯度超越了我的。
我问团子:“为什么你能给妈妈找出来这么多理由?”他说:“我知道你这是为我好呀。”孩子用他满心的爱,给妈妈画了一条宽宽的标准尺度,妈妈的任何行为,都能涵盖进他的标准范围内。而我,却常常像一个摆放跨栏的人一样,给孩子设置一道又一道标准线,他永远在跨栏,以至于没办法走到那个模糊的他不知道的终点,所以他气馁,我暴躁,两败俱伤。
所以,是时候重新审视下自己心中的那些层层加码的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