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庆节假期我和胡雨彤一起来到青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一日的研学活动十分有趣,其中最难忘的是参观校史馆和生物标本馆。校史馆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了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海洋生物标本库。介绍从第一任所长童第周教授开始,童第周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称为“中国克隆之父”。20世纪60年代初期,童第周教授就开始了克隆鱼研究,并成功开展了鱼类细胞核移植工作;实验产生的既像鲫鱼又像金鱼的鱼以童第周的姓氏命名,被称为“童鱼”。直到克隆羊的出现,翻阅资料时,才发现这一技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项技术并非得到重视及发扬光大。在标本馆里陈列着镇馆之宝“童鱼”是仅存的标本,为童第周长子童孚中捐赠。
在海产品中,海带是十分普通的食物,价格便宜,营养丰富,但在建国后每年中国需要从日本和苏联进口约为15000吨干海带满足市场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初,曾呈奎院士把海带养殖原理研究选定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之一,主持完成了这项重要的研究任务。在曾呈奎院士的带领下,克服了海带培育的难点,使海带可以成功实现大规模海上栽培。之后参考了海带的发展模式,借鉴了海带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中国的紫菜、裙带菜和龙须菜等其他海藻的栽培业也先后取得了成功并迅速发展。随后,动物性的贝类(贻贝和扇贝)养殖、虾类的养殖和鱼类的养殖业在中国迅速大规模地发展起来。
这些科学家开创和引领了我国海水养殖浪潮,可以使我们在普通市场上能够买到丰富的海产品。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造就了中国四大渔场,即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渔场和北部湾渔场,为我们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资源。
同时,贺博士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带与紫菜的不同。如海带一般长在冷水里,在夏天需要给海带冷水的环境,到了秋天及来年的春季海带即成熟。目前海带多挂在竹竿上,竖立在海边,浸在海水里。而紫菜有点像韭菜,分为一头、二头等。贺博士介绍,市面上的海苔一般都是七八头的紫菜,也就是质量不怎么好的紫菜加工而成的。
我也跟着孩子一起探索世界,要想知道还有其他精彩的活动,请看青岛海洋研学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