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南京之行的冲动——为赏能
2013-08-09 09:28:39 来源: 作者:重庆刘衍利老师 【 】 浏览:1686次 评论:0

                                    南京之行的冲动——为赏能

    南京,这个六朝古都,我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来了两次了,夫子庙秦淮河已经游过了,中山陵也已经登过了。但是在2013年的酷夏,我又来了。这是一种冲动,一种对教育愿景的冲动。
    从教二十余年,一直感觉到我们的教育没有解决孩子们的学习,提高孩子们的实际能力,给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们带来的只有一个字“累”,这个累值不值?这个累要不要?这个累应该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现实教育现状给我们带来的负面结果。在教育的现实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总是用成人的眼睛和经验来“审视”孩子的“作品”,在这种眼界下,孩子怎么可能和成人几十年的经验相比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的教育中,批评、斥责等教育的方式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因为孩子们稚嫩的“作品”是很难通过家长和老师们的“法眼”的,在这种教育生活下,长此以往,孩子们逐渐失去的就是自信力,失去的是自我的创造力,孩子们缺少了希望和自信,教育怎么可能取得理想的成果呢?并且,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在孩子们的“打击”之下也会失去自信和希望,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给我们最多的话就是:“现在的孩子真的搞不懂,越来越不会教了”。的确,现在的孩子在想些什么?想做些什么?我们的老师和家长真的没有搞清楚,因为你们不懂他的心。在这种教育状况之下,我们的孩子和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缺少交流,缺少沟通,缺少相互的信任,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也会因此而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对么该怎么办?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家长重新拾起自信的理念,让我们知道该怎么教,是非常重要的,其实通过“赏能”应该可以找到这么一条可行之路。
    在一个不是偶然的偶然机会,通过中国教育人博客“认识”了赏能教育的创始人——王立宏老师,体会着“赏能”这种教育方式可能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变化,体会着赏能几年来的发展变化,体会着南京孩子们在赏能的可喜变化。因此,在关注“赏能”很长一段时期后,冲着王立宏老师的赏能教育,从一个火炉——重庆,带着三年级的儿子来到了另一个火炉——南京,让儿子体验着赏能的魅力,感受火炉的热烈,让儿子体会赏能给他带来的变化,让自己感受着赏能给自己带来的教育事业的希望。切实体会感受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孩子们通过赏能课堂的培训,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眼见为实。
    从南京火车站出站后在汽车站坐D8路公共汽车(上车3元)就可以直接从南京火车站到江宁,到供销商厦站下,不用过公路,右手一幢花园式的建筑就是江宁上元大街168号,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在这里就是赏能教育法的培训基地了——这应该是从火车站出来后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了。当然地铁等交通方式也可以到达的。
        在赏能教育法研究中心见到了神交已久的赏能创始人王立宏老师,赏能的梅老师、李老师、丁老师等赏能的年经教师,感受着他们所带来的活力和自信。通过和王老师、梅老师的交流更进一步体会着赏能这种教育法的教育理念——因“赏”而“能”,确实,做为一个教育人要善于从某种表象所展现的状况来思考表象背后可能产生的原由,才有可能真正把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意义,教育的实质充分展现出来。教育面对的是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一个个可以塑造的灵魂,那么只有让这些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灵魂自信的魅力,才能够让其塑造成为有为的自我。这种自信来源于教育思想的转变,来源于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和需要,每个孩子,每个人都是渴望进步和发展的,而表扬和赏识是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赏能教育法通过写作这一直观的平台让孩子们体现出自信,培养着自信,提高着自信,试想一个孩子拥有了自信,还有什么不能成功,还有什么做得不好呢?其实看看孩子们的“杰作”,你也许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这也算写作?这也是长篇?这也是优秀作文?”这种质疑无可厚非,但是家长同志,老师们,你们想过没有,孩子的头脑里面有多少知识的积累,有多少经历的积累,有多少写作的经验,在这种没有经验没有经历的情况下,难道你能够写得出来这许多的文字吗?不能,肯定不能。家长和老师们只有真正地蹲下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看自己的孩子的作品,看看自己的学生的成就,你的观察点变化了,你的欣赏的角度变化了,你就会被孩子们的这种自信所感染的,你也会逐渐自信起来的。赏能通过孩子们的自我写作让孩子们从字数,从老师的表扬和欣赏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和希望,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和能力,写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写不好没有关系,只要敢写,只要愿写,这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希望,一种梦想,有了希望和梦想,难道你的孩子离成功还远吗?
        每次课都是3个小时,孩子们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写着,玩着,乐着。想写的时候写,想玩的时候玩,想看书什么的也可以,这样的课堂在我们的学校里,甚至是培训学校里是不可能看到的,也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教育方式,我们的家长可能会想不通了,孩子是来学习的,可不是玩的,怎么能这样教呢?其实这种想法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眼前的,只注重当堂课的,只注重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关注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并不关注孩子们的天性发展,并不关注孩子们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这种教育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前面所说的“累”,学生学着累,老师教着累,家长管着累,这种累是自找的,这种累是一种“自扰”。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到更好,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自信和能力,这就要让孩子能够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因此赏能的这种教育方式是能够促进孩子自信的一种方式,家长要转变的不仅仅是教育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的思想,让孩子自由成长。
        儿子比较贪玩,马上要上四年级了,在赏能丁老师班上上课,每次课的写作“量”总也就在三四百字左右,试想,三个小时写个三四百字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家长的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其实,孩子的肚子里面没有多少“货”,你让他“写”得了多少呢?课后和儿子有意无意中聊聊天,问问他的感受,出人意料,他非常愿意来上课,他的理由很简单:自由,想写就写点,不想写就不写,想玩就玩,想看书就看看书……的确,经常看到儿子在上课的时间就到办公室里来拿书,看来多数时间他都在自由自在地玩呢。现在已经上了四五次课了,写的“长篇习作”也有一千两三百字了,不管内容怎么样,他现在给自己定了个任务,每次课要写多少多少章节,要写多少多少字数,这是他自己给自己定的任务,可不是我给他的,这种变化应该算是赏能给他的成功吧!其实,从儿子读书开始,我一直想给他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看来赏能给以的环境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吧!

 
28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南京 冲动 赏能 最后更新时间: 2013年08月15日17时24分34秒    责任编辑1:刘衍利 责任编辑2:赏能0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南京之行的冲动——为赏能(二).. 下一篇与赏能教育同行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